当前浏览器Flash设置异常,建议下载下述浏览器

下列软件均已通过安全验证,您可放心安装

温馨提示:

1、已下载360、搜狗、QQ等浏览器,在浏览器使用兼容模式下,建议切换到极速或者高速模式

2、若Flash被禁用或者未能正常播放,可以尝试启用浏览器设置中的Flash选项

  •   考分预测
      ·酶的催化作用及活性中心
      ·酶促反应动力学
      ·同工酶

  •   一、酶的催化作用
      1.酶的概念: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有机生物催化剂
      2.酶的分子组成
      
  •   3.酶的催化作用
      (1)酶的活性中心:指酶分子能与底物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的局部空间结构。凡具有活性的酶都具有活性中心。
      (2)活性中心内的必需集团:它包含两个基团(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其特点是与催化作用直接相关,是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部位。
      (3)活性中心外的必需集团:在活性中心外的区域,还有一些不与底物直接作用的必需基团,这些基团与维持整个酶分子的空间构象有关。
      
  •   4.酶促反应的特点
      (1)有效地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具有极高的催化能力。
      (2)高度的特异性。
      (3)可调节性(这是与无机催化反应的不同点)。
      (4)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   
      二、酶辅助因子
      (一)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多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体内参与辅酶的组成。
    转移的基团辅酶或辅基所含维生素
    氢原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单核苷酸维生素B2
    醛基焦磷酸硫胺素维生素B1
    酰基辅酶A、硫辛酸遍多酸、硫辛酸
    烷基辅酶B12 维生素B12
    一碳单位四氢叶酸叶酸
    氨基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6
      (二)辅酶作用
      包括:①运载氢原子或电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②运载反应基团,参与基团转移。
      (三)金属离子作用
      1.稳定构象 稳定酶蛋白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分子构象。
      2.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3.连接作用 作为桥梁,将底物分子与酶蛋白螯合起来。
  •   
      三、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米-曼氏方程式
      
      [S]:底物浓度。
      V:反应速度。
      Vmax:最大反应速度。
      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二)最适pH: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的环境pH。
      (三)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温血动物组织中,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在37~40℃。
  •   
      四、酶活性的调节
      1.别构调节  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部分可逆地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此种调节方式称别构调节。
      2.化学修饰调节  在其他酶的作用下,酶蛋白肽链上的某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此过程称为化学修饰。其中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最常见
      3.酶原激活  酶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变成有活性的酶。
  •   4.同工酶
      (1)概念: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2)举例:乳酸脱氢酶(LDH1~LDH5共5种同工酶)心、肾以LDH1为主;肺以LDH3和LDH2为主;骨骼肌以LDH5为主;肝以LDH5为主。血清中LDH含量的顺序是LDH2>LDH1>LDH3>LDH4>LDH5

公卫助理-生物化学(2020)-[基础]超值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