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 colitis,UC)(1)

2008-10-07 13:21 医学教育网
|

  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 colitis,UC)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流行病学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全世界都有的疾病,但以西方国家更为常见。其发病率在5~12/10万,流行率50~150/10万。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呈双峰状分布,第一个峰在15~30岁,第二个峰则在50~70岁,并以第一个峰发病为多,在15%~40%病人中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病的家族史。在美国,犹太人患者比非犹太人多,但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患此病者却较少。本病在我国较欧美少见,且病情一般较轻,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加,重症也常有报道。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自身免疫  体液免役和细胞免役均有异常,血液中可检测到结肠抗体、循环免役复合物;淋巴细胞对正常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性。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与本病发病有关。新近研究发现,正常结肠上皮有一种40kDa抗原,该抗原只存在于结肠、皮肤和胆道。 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本病多并发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层炎、虹膜炎等自身免疫性肠外表现。

  二、遗传因素  本病发病率在种族之间有较大差异,常有家族性,提示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在国内,遗传因素不占重要地位。

  三、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或某些细菌感染如溶血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肠道厌氧菌感染可能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四、精神因素  部分患者有焦虑、紧张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为本病反复发作的诱因或继发表现。

  总之本病的发生可能为免疫、遗传等因素与外源性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理改变
    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非节段分布。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但在国内较少见。偶见涉及回肠末段,有人称为“倒灌性回肠炎”。

  病变早期可有粘膜弥漫性炎症,可见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粘膜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组织变脆,触之易出血。粘膜及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及中性站细胞浸润。以后随肠腺隐窝底部聚集大量中性粒细胞,即形成小的隐窝脓肿。当隐窝脓肿融合、溃破,粘膜随即出现广泛的浅小不规则溃疡。这些溃疡可沿结肠纵轴发展,逐渐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溃疡。由于结肠病变一般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很少深达肌层,所以并发结肠穿孔、瘘管形成或粘膜周围脓肿者少见。少数暴发型或重症患者的病变涉及全结肠,可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壁重度充血,肠腔膨大,肠壁变薄,溃疡伤及肌层或浆膜层,常并发急性穿孔。

  结肠炎在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增生,常出现炎性息肉。粘膜因不断破坏和修复,其正常结构丧失,纤维组织增加,有腺体的变性、排列紊乱、数目减少等萎缩性改变。由于溃疡愈合而疤痕形成,粘膜肌层与肌层肥厚,使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甚至有时肠腔变窄。少数病人有结肠癌变,以未分化型多见,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偶有急性暴发性过程。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    腹泻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3-4次;重者每日排便次数可多至30余次。粪质多呈糊状及稀水状,混有粘液、脓血。这是由于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和溃疡所造成,腹泻的次数取决于病变的轻重和广泛程度。腹泻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病变局限于直肠时,鲜血附于粪便的表面;如炎症侵犯广泛的大肠粘膜,血常混于粪便之中。

  2.腹痛    轻型及病变缓解期可无腹痛,或呈轻度至中度隐痛,少数绞痛。病变常在左侧腹和下腹部,直肠的病变可致里急后重3.其他症状   严重病例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

  二、全身表现:

  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常有低度或中度发热,重者可有高热及心动过速,病程发展中可出现消瘦、衰弱、贫血、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不良等表现。

  三、肠外表现:

  常有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葡萄膜炎、口腔粘膜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免疫状态异常之改变。

  四、临床分型:按本病的病程、程度、范围及病期进行综合分型。

  (一)临床类型 1、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2、慢性复发型,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3、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4、急性暴发型,病情严重,有全身毒性症状,可伴有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败血症等并发症。各型可相互转化。

  (二)病情严重程度 1、轻型:指每日患者腹泻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速或贫血,血沉正常;2、重型:腹泻每日6次以上,有明显粘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min、血红蛋白<100克/L、血沉>30mm/h;3、中型:介于轻、重型之间。

  (三)病变范围  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区域性结肠或全结肠炎症。

  (四)病情分期  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液检查可有轻、中度贫血,重症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及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严重者血清白蛋白及钠、钾、氯降低。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二、粪便检查活动期有粘液脓血便,镜检见红细胞和脓细胞。粪便病原学检查需反复多次进行(最少3次),检查内容包括常规致病菌培养、新鲜粪便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粪便集卵和孵化以排除血吸虫病。

  三、免疫学检查IgG、IgM可稍有增加,抗结肠粘膜抗体阳性。

  四、纤维结肠镜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通过结肠粘膜活检,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内镜下(1)肠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形态各异,大小不等,附有脓血性分泌物,粘膜充血、水肿,血管模糊,病变呈弥漫性分布;(2)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质地变脆,触之易出血;(3)可见炎性息肉,一般出现在慢性修复期,息肉形状千姿百态。肠镜的粘膜活检组织学可见炎性反应,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上皮增生和杯状细胞减少等变化五、钡剂灌肠X线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方法。所见X线征主要有:(1)粘膜皱襞粗乱或有细颗粒变化;(2)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3)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诊断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与肉芽肿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的前提下,可参照以下标准予以诊断::①根据临床方面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之(1)、(2)、(3)三项之一及 (或)粘膜活检可诊断本病。②结合临床方面和钡剂灌肠有(1)、(2)、(3)三项之一者可以诊断本病。③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典型改变者,诊断成立。④临床方面有典型症状或有典型既往史,而此次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变化者,应列为“疑诊”,应予追踪检查。

  鉴别诊断
    ①慢性细菌性痢疾:

  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时取粘液脓性分泌物培养的阳性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②慢性阿米巴痢疾:

  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以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粘膜多属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通过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作肠检更易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③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鉴别

  溃疡性结肠炎:脓血便多见,病变连续,直肠绝大多数受累,末段回肠受累罕见,肠腔狭窄少见,如有多为中心性,瘘管形成罕见,内镜见溃疡浅,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脆性增加,活检见固有膜全层弥漫性炎症、隐窝脓肿、隐窝结构明显异常、杯状细胞减少。

  克罗恩病:有腹泻但脓血便少见,病变呈阶段性,直肠受累少见,末段回肠受累多见,肠腔狭窄多见,偏心性,瘘管形成多见,内镜见纵行溃疡,伴周围粘膜正常或鹅卵石样改变,活检特征为裂隙状溃疡、上皮样肉芽肿、粘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局部炎症。

  ④大肠癌

  多见于中年以上,常经直肠指检查可触及肿块,结肠镜与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须注意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结肠癌变区别。

  ⑤血吸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肿大,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粘膜黄褐色颗粒,活检粘膜压片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吸虫卵。

  ⑥肠易激综合症:

  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粪便有粘液但无脓血,显微镜检仅见少数白细胞,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⑦其他:

  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伪膜性肠炎、难辨梭菌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结肠息肉病、结肠憩室炎等应和本病相鉴别。

  并发症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鸦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白细胞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高。

  (2)肠穿孔  发生率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3)大出血  是指出血量大而要输血治疗者,其发生率为1.1%~4.0%.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

  (4)息肉  本病的息肉并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有人其此分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息肉好发部位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结局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随溃疡的形成而破坏,长期存留或癌变。癌变主要是来自腺癌息肉型。

  (5)癌变  发生率报道不一,有研究认为比无结肠炎者高多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6)小肠炎  并发小肠炎的病变主要在回肠远端,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痛,水样便及脂肪便,使患者全身衰竭进度加速。

  (7)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并发症 常见者有:①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关节炎率为11.5%左右,其特点是多在肠炎病变严重阶段并发。以大关节受累较多见,且常为单个关节病变。关节肿胀、滑膜积液,而骨关节无损害。无风湿病血清学方面的改变。且常与眼部及皮肤特异性并发症同时存在。②皮肤黏膜病变:结节性红斑为多见,发生率为4.7%~6.2%.其他如多发性脓肿、局限性脓肿、脓疱性坏疽、多形红斑等。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亦不少见,有时为鹅口疮,治疗效果不佳。③眼部病变: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等。以前者最多,发病率约5%~10%(8)其他并发症  结肠腔狭窄、肛门脓肿、瘘管、贫血、肝损害及肾损害。此外,尚有心肌炎、栓塞性血管炎、胰腺萎缩及内分泌障碍等。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