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1)

2008-10-07 14:48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技能准考证打印>> 技能冲刺干货>> 技能成绩查分>>

  概述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eal reflux disease,GERD)。

  【发病机理】
     24小时食管pH监测发现,正常人群均有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现象,但无任何临床症状,故称为生理性GER.其特点为:常发生在白天而夜间罕见;餐时或餐后反流较多;反流总时间<小时/24小时。在下列情况下,生理性GER可转变为病理性GER,甚至发展为反流性食管炎。

  (一)食管胃连接处解剖和生理抗反流屏障的破坏 食管胃连接处抗反流屏障亦称第一抗反流屏幕,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LES是在食管与胃交界线之上3~5cm范围内的高压区。该处静息压约为2.0~4.0kPa(15~30mmHg),构成一个压力屏障,起着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生理作用。正常人腹内压增加能通过迷走神经而引起LES收缩反射,使LES压成倍增加以防GER.LES压过低和腹内压增加时不能引起有力的LES收缩反应者,则可导致GER.研究表明,LESD<0.8kPa时,很容易发生反流,约有17%~39%的反流性食管炎者的GER与此有关。胆碱能和β-肾上腺素能拟似药、α-肾上腺素能拮抗药、多巴安、安定、钙受体拮抗剂、吗啡及脂肪、酒精、咖啡因和吸烟等药物与食物因素均可影响LES功能,诱发GER.此外,妊娠期、口服含黄体酮避孕药期和月经周期后期,血浆黄体酮水平增高,GER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二)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 正常食管酸廓清功能包括食管排空和唾液中和两部分。当酸性胃内容物反流时,只需1~2次(约10~15秒)食管继发性里里蠕动即可排空几乎所有的反流物。残留于食管粘膜陷窝内的少量酸液则可被唾液(正常人每小时约有1000~1500ml,pH为6~8的唾液经食管入胃)中和。食管酸廓清的功能在于减少食管粘膜浸泡于胃酸中的时限,故有防止反流食管炎的作用。研究发现大多数食管排空异常早发于食管炎,而由唾液分泌减少而发生食管炎者则罕见。夜间睡眠时唾液分泌几乎停止,食管继发性蠕动亦罕见有发生,夜间的食管酸廓清明显延迟,故夜间GER的危害更为严重。

  (三)食管粘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 食管粘膜抗反流的屏障功能由下列因素组成:

  ①上皮前因素包括粘液层,粘膜表面的HCO-3浓度;

  ②上皮因素包括上皮细胞膜和细胞间的连接结构,以及上皮运输、细胞内缓冲液、细胞代谢等功能;

  ③上皮后因素系指组织的内基础酸状态和血供情况。当上述防御屏障受损伤时,即使在正常反流情况下,亦可致食管炎。研究发现,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能力的消弱是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1.胃排空异常 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在40%以上,但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论。

  2.胃十二指肠反流 在正常情况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有角化表层,可以防止H+渗入粘膜,以保护食管粘膜面免受酸性反流物的损伤。当幽门括约肌张力和LES压同时低下时,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液中的胆酸、胰液和溶血性卵磷脂等均可同时反流入食管,侵蚀食管上皮细胞的角化层,并使之变薄或脱落。反流物中的H+及胃蛋白酶则透过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层而深入食管组织,引起食管炎。

  因此,反流性食管炎通常是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粘膜的结果,而在胆汁引起食管损伤前,必先存在幽门和LES功能失调;反流性食管炎者多伴有胃炎。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因常致LES和幽门功能失调而易并发本病;十二指肠溃疡多伴以高胃酸分泌而易致胃窦痉挛与幽门功能障碍,故并发本病也较多。肥胖、大量腹水、妊娠后期、胃内压增高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病理改变】
    肉眼可见食管粘膜流血、水肿,脆而易出血。急性食管炎时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糜烂和浅表溃疡。严重者整个上皮层均可脱落,但一般不超过粘膜肌层。慢性食管炎时,粘膜糜烂后可发发纤维化,并可越过粘膜肌层而累及整个食管壁。食管粘膜糜烂、溃疡和纤维经的反复形成,则可发生食管瘢痕性狭窄。显微镜下可见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增生,乳穿延伸至上皮的表面层,并伴有血管增生,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食管狭窄者,粘膜下或肌层均可瘢痕形成。严重食管炎者,则可见粘膜上皮的基层被破坏,且因溃疡过大,溃疡边缘的鳞状上皮细胞无法通过再上皮化修复溃疡,而状上皮化生,称为Barrett食管。发生于Barrett上皮的溃疡称为Barrett溃汤。

  临床表现
    (一)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服制酸剂后多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则服制酸剂的效果不著。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二)胃、食管反流每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三)咽下困难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四)出血及贫血

  检查检验
    (一)食管滴酸试验(acid perfusion test)

  患者取坐位,经鼻腔放置胃管。当管端达30~35cm时,先滴入生理盐水,每分钟约10ml,历15分钟。如患者无特殊不适,换用0.1N盐酸,以同样滴速滴注30分钟,在滴酸过程中,出击胸骨后痛或烧灼感者为阳性反应,且多于滴酸的最初15分钟内出现。如重复二次均出现阳性反应,并可由滴入生理盐水缓解者,可判断有酸GER,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约80%.
    (二)食管腔内pH测定将一置于腔内的pH电极,逐渐拉入食管内,并置于LES之上主约5cm处。正常情况下,胃内pH甚低。此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并作增加腹痛部压力的动作,如闭口、捂鼻、深呼气或屈腿,并用力擤鼻涕3~4次。如食管内pH下降至4次下,说明有GER存在。亦可于胃腔内注入0.1N盐酸说明300ml,注入盐酸前及注入15分钟后,分别嘱患者仰卧并作增加腹压动作。有GER者,则注入盐酸后食管腔内pH明显下降。近年来,24小时食管pH监测已成为测定有无酸性GER的标准,测定包括食管内pH<4的百分比、卧位和立位时pH<4的百分比、pH<4的次数、pH<4持续5分钟以上的次数以及最长持续时间等指标。我国,4小时食管pH监测pH<4的时间在6%以下,持续5分钟以上的次数≤3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为18分钟。这些参数能帮助确定有无酸反流,并有助于阐明胸痛及肺部疾病与酸反流的关系。

  (三)食管腔内压力测定通常采用充满水的连续灌注导管系统测定食管腔内压力,以估计LES和食管的功能。测压时,先将压导管插入胃内,以后,以0.5~1.0cm/min的速度抽出导管,并测食管内压力。正常人静止时LES压力约2~4kPa(15~30mmHg),或LES压力与胃腔内压力比值>1.当静止时LES压力<0.8kPa(6mmHg),或两者比例<1,则提示LES功能不全,或有GER存在。

  (四)胃-食管闪烁显像此法可估计胃-食管的反流量。在患者腹部缚上充气腹带,空腹口服含有300μCi99mTc-Sc的酸化桔子汁溶液300ml(内含桔子汁150ml和0.1NHCL150ml),并再饮冷开水15~30ml,以清除食管内残留试液,直立显像。正常人10~15分钟后胃以上部位无放射性存在。否则则表示有GER存在。此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约90%.
    (五)食管吞钡X线检查较不敏感,假阴性较多。

  (六)内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通过内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改变,以及有无胆汁反流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根椐Savary和Miller分组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病变可分为4级:Ⅰ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Ⅱ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Ⅲ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Ⅳ级呈慢性病变,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放宽缩短及Barrett食管。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