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老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血液与风湿免疫讨论版】

老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第1节 概 述
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许多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增龄而增高,老年人群成为肿瘤的好发人群。肿瘤除了直接或通过转移灶直接侵犯导致器官功能和结构障碍外,还可以通过目前尚不完全明了的机制(如免疫反应等)间接损害其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这种发生在远离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灶的组织或器官的异常称为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它可以累及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任何器官或组织。医学教育网
广义上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很常见,包括神经系统继发于癌症的大脑非转移性并发症,如肿瘤伴发的高凝状态导致的脑卒中、肿瘤伴发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的神经系统感染、放疗或化疗的副反应以及肿瘤导致的多种代谢和营养障碍等。后者如目前比较熟悉的有癌症恶病质、高钙血症、Cushing's和Trousseau's综合征等。狭义而言,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指癌症对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有时也称为肿瘤的远隔作用(remote effect),是与神经系统以外的癌症有关的神经功能异常,表现远离恶性肿瘤或其转移灶的神经组织损害并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或体征。但不包括由于癌肿介导凝血病理或机会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以及癌症的转移或肿瘤所致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且与肿瘤的治疗无关。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从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到肌肉本身均可受累。可以多部位受累也可以某一部位单独受累,如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中浦肯野细胞受损、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中胆碱能神经突触前膜受损,受损部位和细胞种类比较单一,而副肿瘤性脑脊髓炎(paraneoplastic encephalomyelitis)的病变部位更广泛。不仅如此,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差异悬殊,轻者光学显微镜下无异常发现,如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重者则神经元从轻度脱失到组织坏死不等,如副肿瘤性小脑变性,也可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广泛损害,如副肿瘤性脑脊髓炎。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大多数副肿瘤综合征发生与肿瘤分泌的类似于正常激素样生物活性物质如多肽、蛋白质、激素或其前体,或影响了循环蛋白有关。一些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由相同机制所致,如癌性肌病和脑病。但大多数甚至所有的副肿瘤综合征都是由免疫介导的。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生与原发性肿瘤的发生在时间上无确定的关系,可以发生在肿瘤发现前、同时和肿瘤确诊以后。癌肿引起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时,肿瘤常常是无症状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发生常常是隐匿的。慢性起病,病人因为神经症状而就诊。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病程和严重程度也与原发性肿瘤无相关性关系,其发生率随肿瘤的类型不同而异。一般认为,系统性肿瘤的病人中,平均7%左右发生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其中,小细胞肺癌(约16%)、卵巢癌(约11%)最高,而宫颈癌(约1.3%)、直肠癌(约1.2%)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发生率相对要低得多。但仍有人认为累及神经系统的副肿瘤综合征少见,一组约1500例癌肿患者中只有3例患小脑功能异常,3例患运动神经元病,3例肌无力。其中没有发现感觉运动神经元病。另一组约4000例肺癌患者中,只有14例患脑脊髓炎。一名肿瘤科专家可能多年见不到1例患副肿瘤综合征的患者。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常见类型是Lambert-Eato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多发性肌炎等。边缘叶脑炎、脑干脑炎、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眼肌阵挛、副肿瘤性脊髓病、副肿瘤性前角细胞病、亚急性感觉细胞病等较为少见。有资料提示症状性副肿瘤综合征罕见,影响约0.01%的癌症患者。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累及约3%的小细胞肺癌的患者,15%的胸腺瘤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累及约50%的the rare osteosclerotic form of plasmacytoma (POEMS综合征)患者。
认识和重视副肿瘤综合征是重要的。尽管比较少见,但非癌症患者在临床和病理上也可出现与副肿瘤综合征相同的异常。对于不能明确病因的难以解释的神经系统损害,需要在鉴别诊断中考虑到伴癌的可能性。只有及时识别之,才能尽量避免误诊和漏诊。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