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临床执业《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点: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及病原体作用

2019-09-24 19:15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技能准考证打印>> 技能冲刺干货>> 技能成绩查分>>

关于“临床执业《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点: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及病原体作用”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都想了解,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1.感染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后的表现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受凉、劳累、药物、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病原体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出现以下不同结局。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防御机能清除。

(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浸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型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可引起临床表现的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

(4)病原携带者: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按其发生于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之后,分别称为健康或恢复期携带者。如携带病原体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则称为慢性携带者。由于携带者持续排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引起人们注意,成为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但一旦出现则易识别。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1)侵袭力;

(2)毒力;

(3)数量;

(4)病原体变异。

相关推荐:

【晒分有奖】2020年晒出你的医考成绩赢千元大礼!

【讨论专区】2019年医师资格成绩查询讨论专区>>

【庆 功 会】2019年医师考试专业师资直播课程安排>>

医师资格优惠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