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2019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资料-疾病的三间分布

2019-01-26 10:04 医学教育网
|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临床助理医师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一、按地区分部

研究疾病分布时,可应用标点地图、疾病地区分布图和疾病传播蔓延图等。

(一)疾病在国家间和国家内的分布

疾病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不同,其发病率、死亡率等常有很大差别。例如黄热病的分布与埃及伊蚊的分布一致,主要流行于南美洲和非洲。胃癌死亡率以日本、智利等国家较高,澳大利亚、美国较低。乳腺癌在北美、北欧最多,东欧次之,亚洲和非洲较少。有些肿瘤高、低发区之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差悬殊。

疾病在同一国家内的分布也有差别。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处温热气候带,多种民族,许多疾病的分布差别很大。例如鼻咽癌主要分布于华南,广东省为高发区,也是世界鼻咽癌的高发区。食管癌以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发病率最高。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省、市、自治区。碘缺乏病以内陆地区多见,这些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较低。

至目前为止,许多疾病的地区分布尚缺乏满意的解释。

(二)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人口多,居住密度大,交通拥挤,流动人口量大,人们的交往频繁,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播。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病经常在大、中城市流行。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城市肺癌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城市工业发达,空气污染严重,因此,除吸烟因素外,空气污染很可能是导致城市肺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农村人口密度低,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肠道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感染率比城市居民高。

(三)描述地区分布的常用术语

1.地方性当某疾病常在一个地方或一组人群中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时,称为地方性。

2.输入性凡本国(地区)不存在或已经消灭的疾病,由国外(地区外)输入时,称为输入性疾病。

四)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1.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外来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

4.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

5.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

二、按时间分布:

无论传染病或慢性病,其流行过程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时间是研究疾病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时间单位依病种而异。例如细菌性或化学性食物中毒,可用小时为时间单位;肺结核或肿瘤则常以5年或10年作为时间单位,以显示其长期变异。观察疾病动态时,应注意诊断标准和诊断技术改进的因素。

时间分布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一)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有时也称时点流行或爆发。疾病在一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称为短期波动。常见因食物或水源被污染而发生的食物中毒、伤寒等。多因许多人在短期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发病高峰与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基本一致,故可从发病高峰推算出暴露时间,从而找出某病短期波动的原因。

短期波动与爆发的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二)季节性(seasonality)

有些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疾病呈现季节性变化的原因很复杂,受各种气候条件、媒介昆虫、人群的风俗习惯、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但许多现象尚未得到确切解释。传染病的季节性表现得较明显。例如在我国北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严格的季节性,仅发病于5-11月,高峰在7-9月(见图14-1)。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季节性高峰为夏秋季。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高峰一般多在冬春季。例如在我国北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高峰在1-4月。

有些慢性传染病,如肺结核、丝虫病等,因潜伏期长,多无明显的季节性。

有些非传染病也呈现季节性。如克山病在东北、西北地区多发生于冬季;而在西南一些地区多发生于夏季,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通过季节性研究可探讨流行因素,并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三)周期性(periodicity)

某些传染病相隔若干年发生一次流行,并且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呈现周期性流行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例如流行性感冒从历史上看,一般每隔10-15年流行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约7-9年流行一次。周期性是可以改变和消灭的。例如,麻疹疫苗推广前,在大、中城市几乎隔一年发生一次流行。自1965年推广麻疹疫苗接种后,我国的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周期性已不存在。

(四)长期变动(secular change)

长期变动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疾病的感染类型、病原体种类及宿主随着人类生活条件改变、医疗技术进步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例如,猩红热在1750-1800年间,是严重的传染病,以后转为缓和,至1840年又变为凶恶之病,其死亡率是近年的数百倍。近百余年来,世界各地猩红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临床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所占的比重增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以来,特别是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非传染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在死因中顺位上升。这类慢性病的波动只有长期观察才能明显看出。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不同。例如,美国1930年以来男性肺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胃癌死亡率则逐年下降。

三、按人群分布:

人群可按不同的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来分组,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研究疾病在不同人群组的分布有助于确定危险人群和探索致病因素。

(一)年龄

在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均与此变量有关。

大多数疾病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病不同。婴幼儿易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些具有大量隐性感染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儿童中发病率高,成人中少见。有些疾病的发病率则随年龄增高而升高。如老年人中各种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最高。

病原体种类较多且又易发生变异的传染病,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多无差异,如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等。

比较两个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时,首先应注意两个人群的年龄构成是否相同。如两个人群年龄构成不同时,可用年龄专率进行比较,或用标准化率进行比较,以免导致错误结论。

(二)性别

许多疾病存在着性别分布差异。描述性别分布,一般是比较男、女性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等,有时用性别比来表示。性别差异主要由于与致病因素接触的机会不同所致。例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往往男性高于女性,是因为农村男性参加农田劳动多,接触疫水机会较多的缘故。我国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现男高于女,例如膀胱癌、胃癌、肺癌等。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也是男高于女。上述现象可能与暴露于致癌物剂量大小、内分泌平衡、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差别有关。

有些疾病的患病率女高于男,如胆石症、胆囊炎。这可能与解剖生理或内分泌有关。

至目前为止,尚不能满意地解释有些疾病在性别分布上的差异。

(三)职业

人们暴露于不同的职业环境中,许多传染病及非传染病的发生与职业有关。如皮毛加工人员、畜牧工作人员易患炭疽、布氏杆菌病;野鼠型出血热多见于农民及野外工作者;煤矿工人易患煤工尘肺;体力劳动少的职业人群易患冠心病;汽车司机因饮食不规律,易患胃部疾患。

(四)民族和种族

疾病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中发生的种类和频率不同,其影响因素较多,如遗传因素、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风俗和生活习惯等。马来西亚境内居住着三个种族人群,马来人患淋巴瘤较多;印度人患口腔癌较多;中国人则以患肝癌、鼻咽癌多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某些疾病在不同民族的分布不同。例如,我国回族、哈萨克族,男性胃癌死亡率高于其他民族,提示与饮食习惯不同有关;牧区少数民族农民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同地区的汉族农民,这与少数民族的高脂肪饮食有关。

(五)家庭

疾病与家庭有密切关系。家庭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经济及卫生状况、风俗习惯、嗜好及每个成员的免疫状态等均与疾病的发生有关。

家庭成员间接触最密切。因此,某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在家庭中易于传播。某些恶性肿瘤及有些遗传病常呈现家庭聚集性。

(六)行为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公认,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可导致许多疾病,尤其是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长期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不良性行为和吸毒等均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以上有关“疾病的三间分布”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医学教育网!

临床医师公众号

距2024年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助理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临床助理医师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