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肝吸虫病的治疗-内科中级职称考试

2014-08-21 09:55 医学教育网
|

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成虫寄生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再侵入淡水鱼或小虾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囊虫在十二指肠脱囊后,幼虫转入胆管,约经1-2月即成熟产卵(图2-9-5),成虫寿命达15-25年,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共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此病分布。

轻中度感染时肝内胆小管病变不明显,虫数多时肝内胆小管因机械性堵塞、胆汁淤积而扩张,胆管增厚。急性重度感染时可有细胞浸润及胆小管周围充血等炎症变化。慢性感染则以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增生为主,肝细胞可有脂肪变性萎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肝吸虫感染偶有引起胆汁性肝硬化,也可诱发肝胆管及胆囊内胆色素结石,本病与原发性胆管细胞癌间可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视感染轻重而异。感染较轻者可无症状,当初次大量感染非流行区居民时,人体反应常特别显著,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且有压痛。流行区居民慢性多次感染,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乏力、营养不良、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少数长期反复严重感染者,最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当成虫迁移至总胆管时,可引起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

【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大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查见虫卵,成虫抗原作皮内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较高,若能排除引起交叉反应的肝片吸虫、并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等,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治疗】

一、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重症有营养不良或肝硬化症状时,应加强营养、保护肝脏、以后再考虑特殊治疗。有胆囊炎、总胆管堵塞等急性外科并发症时,应即以手术治疗。

二、病因治疗:

(一)吡喹酮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较轻,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总剂量按感染轻重而定,轻者可用75mg/kg或210mg/kg的5天疗法。

(二)硝硫氰胺(Nitrocyanamin7505)3-6um的微粉胶囊,总剂量为6-8mg./kg等分3-5份,每天1份,本药副作用较多,少数可出现黄疸。各种原因的黄疸、急慢性肝炎恢复未满一年,有精神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高空作业及驾驶人员均禁用。

(三)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干粉型每天50-70mg/kg,顿服或分2次服,连服5-7天为1疗程,成人总剂量一般为17.5g.本药代谢及排泄慢,有一定副作用和延迟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肝功损害,中毒性精神病及溶血反应,故有上述病史及严重神经官能症及血红蛋白病者忌服,硝硫氰胺与六氯对二甲苯现已少用。

【预防】

加强粪便管理,禁吃未熟鱼类,积极治疗病员。

卫生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2024年内科主治考试还有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直播课
【回放】相关专业知识—心血管系统得分要点
相关专业知识—心血管系统得分要点

直播时间:已结束

主讲老师:贾老师

直播介绍:相关专业知识心血管系统内容复习方向、考点讲解及得分技巧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