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卫生网校 > 适宜技术 > 正文

【健康养生】孩子“伤春”易引发各种疾病,这样调理更适合!

2021-03-17 11:53 医学教育网
|

中医技术经久不衰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进步,中医“治未病”的观念非常适合调理中国的体质,医学教育网小编正小保为大家带来“【健康养生】孩子“伤春”易引发各种疾病,这样调理更适合!”,快来学习吧!

开春后,不仅大人,小孩子似乎也容易陷入“伤春”的小情绪里拔不出来。有家长反映孩子最近好像没什么精神,不爱出去玩,话也变少了。这时父母就要格外注意儿童的春季情志问题。

7

所谓情志,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即人的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讲的就是情绪致病。《黄帝内经》有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讲的就是情志对身体的影响。

孩子情志失调,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孩子受到惊吓、紧张过度等,可能会引发肠绞痛。有些父母以为孩子假装肚子疼,斥责了孩子,殊不知孩子的症状还会因此加重。婴幼儿湿疹也可能跟孩子的情志失常有关。有些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亲近,注意力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皮肤,从抓痒中缓解自己焦虑、紧张、恼怒的情绪。情志也是导致儿童哮喘病发作的原因之一,孩子往往会在恐惧、发怒、焦虑、哭泣等过度心理情绪下发病。

春天尤其提防肝气不舒引起气郁。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而主疏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畅人体的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运行通畅,人体机能正常。反之,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从而出现肝气郁结、情志不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肝,通于春气”。所以春天必须注意疏肝,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开朗和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呵护情志防止“伤春”

进行户外运动 春天的时候,可以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多晒晒太阳,活动筋骨,有助于顺应春气,扶助正气,升发阳气。可以选择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比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踏青也是一项非常适合春日的活动,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养肝疏肝。

以爱呵护情志 其实,家长日常对孩子的爱才是呵护孩子情志的最好办法。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保持心态平和,不随便打骂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多陪伴孩子,注意有效陪伴,比如每天晚上和孩子睡前聊天、讲故事,抚触、小儿推拿,周末陪孩子去公园玩等。摆正心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心态,但揠苗助长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应该用鼓励代替苛责。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与支持。

膳饮疏肝理气

饮食方面,春天应当以养肝柔肝为主,兼顾健脾养胃。可以多给孩子食用大枣、荠菜、菠菜、豆制品等有益肝脏的食物。

疏春方

材料:谷芽10克,陈皮2克,木棉花8克,藿香5克,芒果核12克。

做法: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再加5碗水,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煲取1碗水或小半碗水饮用。

用量:春季可每周给宝宝喝1次,只喝汤不吃渣。

功效:消积祛湿、健脾养胃、疏肝理气,还可预防伤风外感。3岁以下的宝宝亦可服用。

豆菊饮

材料:红豆10克,菊花3克,黑豆15克,百合8克,赤小豆10克,冰糖适量。

做法:红豆、黑豆、赤小豆下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熟透,出锅前加入菊花、百合再煮15分钟,最后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每周1~2次。

功效:健脾祛湿,平肝明目,补肾养阴而不碍脾。这道食疗方既有祛湿功效,又有滋阴功效,更适合身体状况不错、湿气不重的孩子保健用。

以上“【健康养生】孩子“伤春”易引发各种疾病,这样调理更适合!”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了解更多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相关阅读:

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医护人员如何升职加薪?这个证书值得报考!

中医健康管理师手册:九种体质的辨识及调理

报考指南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老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题库软件

题库软件:热卖中

题库设计紧扣考试大纲、考试教材、考试科目。符合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