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医学题库】全新升级!学习做题新体验!
中医内科直播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中医内科:阴证和阳证的应如何鉴别

2020-08-10 14:41 医学教育网
|

在大家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的备考阶段,小编准备了一系列备考资料,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阴证和阳证的鉴别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阴证和阳证的鉴别

阴证和阳证的鉴别,按四诊对照如下:

1、阴证

①望诊 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

②闻诊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

③问诊 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短少。

④切诊 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弱迟无力。

2、阳证

①望诊 面色潮红或通红,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

②闻诊 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叫骂。

③问诊 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④切诊 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大滑实而有力。

阴阳消长是相对的,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如诊得脉象洪大,舌红苔燥,兼见口渴、壮热等,便可知阳盛阴衰。如诊得脉象沉迟,舌白苔润,兼见腹痛,下利等证,便可知其阴盛阳衰。此外,阴阳错综复杂的变化,具体表现于表里寒热虚实等六纲中,已以前面各节述及,不再重复。

推荐阅读: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之阴证和阳证的概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阴阳证候的概述

以上就是中医内科:阴证和阳证的应如何鉴别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更多医考资讯、资料,欢迎登陆医学教育网查看。

卫生资格公众号

距2024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还有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张钰琪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备考资料包
    教材变动
    考试大纲
    高频考点
    模考试卷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