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师承 > 辅导精华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2018-04-12 15:08 医学教育网
|

方剂学在中医师承考试以及中医确有专长考试中都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为此复习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复习的一部分知识点,希望可以正在准备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的考生可以认真复习。

考试 类别 科目 题量(道) 分值(分) 时间(分钟)
出师考核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40 150 150
中医诊断学 30
中药学 40
方剂 40
中医临床专业知识 中医内科学知识 30 150 150
中医外科学知识 30
中医妇科学知识 30
中医儿科学知识 30
针灸学知识 30
确有专长考核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40 150 150
中医诊断学 30
中药学 40
方剂 40
中医临床专业知识 中医内科学知识 30 150 150
中医外科学知识 30
中医妇科学知识 30
中医儿科学知识 30
针灸学知识 30
其他科目知识(供选答) 30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常用治法

(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使用汗法治疗。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可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或与补法、下法、消法等配合使用。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因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可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4)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和法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且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和法的分类较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

使用温法要注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故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

使用清法要注意: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7)消法: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使用消法要注意:与下法区别应用;治宜缓图,难以速效;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

(8)补法: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协调平衡。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

1.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

2.臣药

(1)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

(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出现拒药,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4.使药

(1)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达到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即能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由医学教育网的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对您有帮助。

相关推荐:

想要一次通过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考试,还不快来看>>

2018年全国各地区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时间汇总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报考地区
更多 >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林君砚 中医师承 《中医妇科学》 免费试听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