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 最常见 |
子宫局部因素 | 如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肌瘤等 |
精神因素 | 初产妇(尤其是高龄初产妇)精神过度紧张 |
内分泌失调 | 临产后,产妇体内激素变化,可影响肌细胞收缩,导致宫缩乏力 |
药物影响 | 临产后不适当地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镇痛剂 |
临床表现 | 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 |
治疗要点 | ①一般处理:多进食,给予镇静剂 ②产程护理:第一产程(加强子宫收缩):人工破膜;静脉点滴缩宫素;第二产程:如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行产钳助产;第三产程主要预防产后出血 ③缩宫素静脉使用:2.5U缩宫素+0.9%生理盐水500ml内静脉滴注,以4~5滴/分开始;不超过60滴/分 |
临床表现 | 极性倒置,间歇期宫壁不能完全松弛;属于无效宫缩,持续腹痛,拒按,精神紧张,产程延长或停滞 |
治疗要点 | 禁缩宫素,可酌情给镇静剂(哌替啶);伴有胎儿宫内窘迫或伴有头盆不称,应行剖宫产 |
孕妇分娩过程中,出现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正确的处理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 B.肌注哌替啶(杜冷丁) C.阴道助产 D.人工破膜 E.即刻剖宫产 | ||
![]() |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可酌情给镇静剂,禁用缩宫素。伴有胎儿宫内窘迫或伴有头盆不称,应行剖宫产。 |
经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指的是超出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E.16小时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初产妇>20小时,经产妇>14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
临床表现 |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总产程不足3h称为急产 |
治疗要点 | >>有急产史者,提前住院待产;提前做好接生及新生儿窒息抢救准备工作 >>产程进展过快者,指导其不要向下屏气,减缓分娩速度 >>新生儿应给维生素K1肌注 >>产后及时检查软产道,一旦裂伤及时缝合,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急产是指总产程在 A.3h内 B.4h内 C.5h内 D.6h内 E.7h内 | ||
![]() |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总产程不足3小时称为急产。 |
临床表现 | 产妇持续性腹痛、拒按腹部、烦躁不安;胎位触诊不清,胎心音听不清;有时可在脐下或平脐处见一环状凹陷,即病理性缩复环 |
治疗要点 | 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若属梗阻性原因,应立即剖宫产 |
临床表现 | 狭窄环持续不放松;产妇持续性腹痛,烦躁,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停滞,胎心率不规则,阴道检查可触及狭窄环;此环特点是不随宫缩上升 |
治疗要点 | 及时给予纠正;使用镇静剂;若不能缓解,宫口未开全,胎先露部抬高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立即剖宫产 |
下述哪种情况可使用催产素 A.宫颈水肿 B.头盆不称 C.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D.协调性宫缩乏力 E.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可加强子宫收缩,可人工破膜、静脉滴注缩宫素。 |
预防损伤 | 待产妇有便意时,先判断宫口大小及胎先露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
密切观察 | >>观察宫缩与产程进展:鼓励做深呼吸,给予宫缩抑制剂。嘱其不要向下屏气,以减慢分娩过程 >>观察宫体复旧、会阴伤口、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等 |
正确处理分娩期 | 分娩时尽可能做会阴侧切术,新生儿按医嘱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预防颅内出血 |
心理护理 | 通过交谈分散待其注意力,减轻焦虑与紧张 |
产妇,27岁。因子宫收缩过强,出现急产。对于其新生儿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早吸吮 B.出生后半小时内喂葡萄糖水 C.按医嘱给维生素K1肌注 D.与母亲皮肤接触 E.新生儿抚触 | ||
![]() |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子宫收缩过强:分娩时尽可能做会阴侧切术,新生儿按医嘱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预防颅内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