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1.釉质 |
(1)理化特性 (2)组织学特点 (3)临床意义 |
掌握 |
2.牙本质 |
(1)理化特性 (2)组织学特点 (3)反应性变化 (4)神经分布和感觉 |
掌握 |
3.牙骨质 |
(1)理化特性 (2)组织学特点 (3)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
掌握 |
4.牙髓 |
(1)组织学特点 (2)临床意义 |
掌握 |
形成 | 特点 | 实质 |
釉质牙本质界 | 弧形线的凸面突向牙本质,凹面向着牙釉质 | 增大了釉质和牙本质的接触面 |
釉梭 | 起始于釉牙本质界突入牙釉质内的纺锤状结构 |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末梢穿过釉牙本质界后被牙釉质包埋 |
釉丛 | 起于釉牙本质界呈草丛状向牙釉质散开,高度1/5~1/4 | 釉丛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故被认为是釉质中的薄弱区 |
釉板 | 起自牙釉质表面,止于牙釉质内或釉牙本质界 | 釉板内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可能成为细菌扩展的途径 |
生长、排列 | 特点 | 实质 |
釉面横纹 | 呈节律性4μm生长 | 节律性沉积 |
釉质生长线 | 纵—牙尖部环行包绕牙尖 横—深褐色同心环状 | 实质上是牙釉质发育的间歇线 |
绞釉 | 外1/3较直,内2/3弯曲 | 对抗剪切力 |
施雷格线 | 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分布在釉质厚度的内4/5 | 釉柱排列方向的改变而产生 |
【例题】位于牙齿切缘和牙尖处,可以增强釉质抵抗咬合力的结构是 | ||
![]() | ||
![]() |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绞釉:釉柱直径在表面者较深部的稍大,釉柱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作用为对抗剪切力。 |
【例题】分布在釉质厚度的内4/5处,改变入射光角度可以使明暗带发生变化,称为 | ||
![]() |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施雷格线:形态: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在釉质厚度的内4/5区,改变入射光角度,明暗带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