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一、概念 | 也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
二、发展 |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会成为中国21世纪的一个热门行业的原因: ①健康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②社区医疗的发展 ③脑科学的研究 |
自主性 | 心理治疗的关键:帮助患者自己改变自己。 患者从一开始就发挥主动的作用——通过治疗,患者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自我导向能力——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更负责任。 |
实效性 | 心理治疗是一项有实效的工作,它是有效的。 可以从许多实际的观察中发现,心理治疗后人体有确切的生理、生化或免疫方面的改变。 心理治疗同时也是有益的,而且是人道的。 |
学习性 | 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个体的情感、认识以及行为都是个体过去生活经历的产物,它们是“学习”而来的 因此心理治疗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①是患者自愿主动并且配合治疗,应有强烈的求助动机; ②是有一个可能提供转变的外环境,环境允许他的改变; ③是能克服学习的内部阻碍,这需要转变其防御机制,放弃其“面具”,与治疗师取得密切配合 |
类型 | 分型 | 特点 |
精神 分析法 | 自由联想 | 让患者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出来,医生对谈话内容保密,鼓励患者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 |
梦的分析 | 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 | |
人本主义疗法 | 特点——以来访者为中心;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
真诚 | 是指真实,或治疗者自身的和谐一致。沟通时,使当事人感受到治疗师的真诚态度,不怀疑治疗师有任何保留,就能使当事人发生内在的改变,并向建设性方向转化 |
无条件积极关注 | 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对当事人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无论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如何,治疗师都应予以理解 |
同感的了解 | 是一种能深入当事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同感的了解开始于全神贯注地倾听。治疗师的倾听和日常生活中的听是不同的,有经验的治疗师能完全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
①制定焦虑等级值 | 根据引起症状的体验与生理多导记录仪或生物反馈治疗仪的监测数据综合判断,将引起症状的相应情绪由弱到强排序。如恐蛇症者的恐惧情绪是0~4级,相应的情绪是安静、看到蛇字、听到谈论蛇、见到真蛇、触及真蛇 |
②放松训练 | 学会使自身保持轻松 |
③脱敏治疗 | 学习用放松的心身状态去克服恐惧、焦虑。关键是由轻到重、有序进行。在门诊做完脱敏后,还要带到实地去脱敏 |
疗法 | 特点 | 适应证 |
系统脱敏疗法 | 通过渐进性暴露于恐惧刺激,使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消失,用以治疗心理或行为障碍 | 恐惧症 |
冲击疗法 | 用于恐惧症。又名满灌法,治疗开始即将病人处于他最怕的情境中,如果并没有真正可怕的事情发生,紧张、焦虑不安便会明显减轻 | 恐惧症 |
厌恶疗法 | 将令病人厌恶的刺激与对它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结合(如有电击法、橡皮筋法、氨水法、阿扑吗啡法、厌恶想象法),形成条件反射 | 恋物癖,抽烟 |
放松训练 | 学习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 | 老少皆宜 |
单向性 | 心理治疗关系一旦建立,就是单向性的,一切为了患者的利益。它不同于友谊的双向互利关系 |
系统性 | 心理治疗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对象。治疗者要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明确、针对性强的措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
正式性 | 治疗者的目的和职责就是给患者提供帮助。这种关系非儿戏。它是正式建立的关系 |
时限性 | 治疗关系要以目标达到为终结,以后如果再有问题,还可以重新建立治疗关系 |
原则 | 特点 |
真诚原则 | 医生对患者要真诚 |
保密原则 | 医生不得将病人的具体材料公布于众 |
“中立”原则 | 不能替病人作任何选择,而应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 |
回避原则 | 不宜在熟人之间做此项工作。亲人与熟人均应在治疗中回避 |
门诊心理咨询 | 设置心理咨询门诊。这种形式与来访者直接见面,能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故咨询较深入,效果较好 |
信函心理咨询 | 多为外地要求心理咨询者,或本地人出于暂时保密或试探心理以信函开路。通过这种形式,只能初步了解情况,无法面对面深入磋商,最终——门诊咨询 |
电话心理咨询 | 多为处于急性情绪危象,濒于精神崩溃或企图自杀的人,拨专用电话向心理咨询门诊告急、诉苦和求援 |
专题心理咨询 | 针对公众关心的心理问题,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进行专题讨论和答疑 |
互联网心理咨询 | 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可全程记录心理咨询过程 |
宣泄 | 将其郁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变态行为倾诉给咨询人员 |
领悟 | 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心理不适与情绪障碍的过程 |
强化自我控制 | 心理咨询中,任何形式的“痛”,都是自我控制不力的表现。增加自控能力,解除某种不良情绪状态与行为方式对自我的禁锢 |
增强自信心 | 心理“通”的最高表现,有了自信,咨询者就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
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新生,从山区来到城市上学,自述不能见马路上的汽车,当汽车经过时,总感觉汽车很可能撞上自己,因此十分恐惧,来心理门诊就诊,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自由联想 B.厌恶治疗 C.生物反馈 D.系统脱敏 E.梦的分析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系统脱敏法:又名对抗条件疗法、抑制法等。适用于恐惧症的治疗。 |
患者,男,31岁,经常在僻静的地方向经过的陌生女性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后公安机关强制其就诊,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法是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梦的分析 D.厌恶治疗 E.生物反馈 | ||
![]() | ||
![]() |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厌恶疗法:是将令患者厌恶的刺激与对患者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以消退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 |
某生参加高考前数月产生严重焦虑,来到咨询室后,该生讲述了其内心的恐惧与担心,治疗师只是认真地倾听,不做指令性指导,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属于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心理生理理论 E.行为理论 | ||
![]() |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本主义学派的治疗方法也称为以人为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以来访者为中心、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
女,30岁。因慢性皮肤溃疡迁延不愈需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对高压氧舱的封闭环境感到十分恐惧。心理医生与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在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之后,让患者直接进入高压氧舱以快速克服恐惧心理。同时完成高压氧治疗。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是 A.放松训练 B.冲击疗法 C.厌恶疗法 D.系统脱敏法 E.认知疗法 | ||
![]() |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冲击疗法又名满灌法,本法是在治疗的一开始即将患者置于他最怕的情境中,不允许其逃避并要求他坚持到紧张感消失。 |
男,46岁,投资顾问。因社交焦虑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焦虑明显改善了,患者心存感激,欲将掌握的投资信息告知心理治疗师以作报答,但被婉言谢绝。在此治疗关系中,该心理治疗师遵循的原则是 A.保密性 B.正式性 C.单向性 D.时限性 E.系统性 | ||
![]() | ||
![]() |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单向性:心理治疗关系一旦建立,它就是单向性的,一切为了患者的利益。它不同于友谊的双向互利关系。 |
某心理咨询师,在某超级市场遇见一位他的患者也正与其熟人在一起购物,这位治疗师故意未理睬他的患者,因为他遵循的一个心理治疗的原则是 A.真诚原则 B.保密原则 C.中立原则 D.回避原则 E.灵活原则 | ||
![]() |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保密原则:心理治疗往往涉及患者的各种隐私。为保证材料的真实,保证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指导,同时也为了维护心理治疗本身的声誉及权威性,必须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坚持保密原则。医生不得将患者的具体材料公布于众。即使在学术交流中不得不详细介绍患者的材料时,也应隐去其真实姓名。 |
女,37岁。因与婆婆发生争执而心郁闷,到村卫生室就诊,患者见到医生,医生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些经历,让患者自己去体会自己的实际情况,随后患者觉得舒服多了。医生此次主要采用的心理咨询手段是 A.宣泄 B.领悟 C.改变认知 D.增强自信心 E.强化自我控制 | ||
![]() | ||
![]() |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咨询手段有:宣泄、领悟、强化自我控制、增强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