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1.消化性溃疡 |
2.病毒性肝炎 |
3.肝硬化 |
4.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 |
5.原发性肝癌 |
6.胰腺癌 |
慢性普通型肝炎的分度——1995,我国提出 | ||
坏死类型 | 纤维组织及肝小叶结构改变 | |
轻度慢性肝炎 | 点灶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 | 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
中度慢性肝炎 | 中度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特征性) | 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
重度慢性肝炎 | 重度碎片状坏死+大范围桥接坏死 | 坏死区肝细胞不规则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分割肝小叶,形成假小叶 |
题干 | 选项 |
大片坏死,无肝细胞再生 | 重型肝炎,急性 |
大片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 重型肝炎,亚急性 |
变性为主,偶见点状 | 急性普通型 |
点灶状坏死,轻度碎片 | 慢性普通型,轻度 |
中度碎片+桥接 | 慢性普通型,中度 |
重度碎片+桥接 | 慢性普通型,重度 |
浸润层次 | 转移 | 5年存活率 | |
A期 | 黏膜层,即上皮内瘤变 | 无 | 手术可治愈 |
B期 | 已浸润或穿透肌层扩展到肠周围组织 | 无 | 70% |
C期 | 淋巴结转移 | 22% | |
D期 | 远隔脏器转移 | 极低 |
1.下列哪项是胃癌最好发的部位 A.贲门小弯侧 B.胃窦大弯侧 C.胃体大弯侧 D.胃窦小弯侧 E.幽门管 | ||
![]() | ||
![]() | ||
『正确答案』D |
2.下列哪项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 B.假小叶形成 C.汇管区炎细胞浸润 D.肝细胞再生 E.肝细胞脂肪变性 | ||
![]() | ||
![]() | ||
『正确答案』B |
3.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形式是 A.点状坏死 B.桥接坏死 C.灶性坏死 D.大片坏死 E.碎片状坏死 | ||
![]() | ||
![]() | ||
『正确答案』A,水肿变性为主,偶见点状坏死。 |
4.桥接坏死主要见于下列哪种肝炎 A.慢性肝炎 B.急性普通型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中、重度慢性肝炎 E.亚急性重型肝炎 | ||
![]() | ||
![]() | ||
『正确答案』D |
5.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考虑 A.门脉性肝硬化 B.重度慢性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E.急性黄疸性普通型肝炎 | ||
![]() | ||
![]() | ||
『正确答案』D |
6.关于食管癌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食管上段最常见 B.鳞状细胞癌多见 C.可见原位癌 D.亚硝胺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E.可以多灶发生 | ||
![]() | ||
![]() | ||
『正确答案』A |
7.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应考虑的诊断是 A.早期肝硬化 B.轻度慢性肝炎 C.中度慢性肝炎 D.重度慢性肝炎 E.急性普通型肝炎 | ||
![]() | ||
![]() | ||
『正确答案』B |
8.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溃疡组织释出多量组织凝血酶原 B.溃疡处动脉内膜炎致内膜粗糙 C.溃疡处动脉血流缓慢 D.溃疡处纤维化使动脉内血流不规则 E.胃液促进凝血过程 | ||
![]() | ||
![]() | ||
『正确答案』B,通过做题补充。 |
9.男,45岁。血AFP明显升高1个月。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年。腹部B超发现肝内有3个实性结节,最大径分别为0.5cm、0.7cm和1.2cm,周围肝组织为明显的肝硬化改变。术后病理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其分型属于 A.大肝癌 B.弥漫型肝癌 C.结节型肝癌 D.小肝癌 E.巨块型肝癌 | ||
![]() | ||
![]() | ||
『正确答案』C,确切——“多结节型”。 |
10.急性重型肝炎 11.急性普通型肝炎 | ||
![]() | ||
![]() | ||
『正确答案』10.E;11.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