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稳定性 | HAV的抗原性较稳定,仅有一个血清型。 |
IgM抗体 | 感染后早期产生,是近期感染的标志,一般持续8~12周。 |
IgG抗体 | 是既往感染的标志,可长期存在。 |
外界抵抗力 | HAV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6℃60分钟及pH4.0的酸度,100℃5分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1mg/L氯30分钟、1:4000福尔马林均可灭活。 |
①HBsAg |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但不具有传染性 |
②抗-HBs | 乙肝表面抗体: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
③HBeAg | 乙肝e抗原:提示有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
④抗-HBe | 乙肝e抗体:是乙肝病毒复制不活跃或减少的标志 |
⑤抗-HBc | 乙肝核心抗体: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
甲、戊型肝炎 | 经粪-口途径传播。 |
乙、丙、丁型肝炎 | 传播途径包括: ①输血(最易导致丙肝)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 ②母婴传播 ③性接触传播。 ④其他,如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
潜伏期 | |
甲 | 2~6周,平均4周 |
乙 | 1~6月,平均3月 |
丙 | 2周~6个月,平均40天 |
丁 | 同乙肝 |
戊 | 2~9周,平均6周 |
①急性 | <2周 |
②亚急性 | 2周~26周 |
③慢加急性(亚急性) | 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症状 |
③慢性 | 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 |
急性 |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并有以下表现者: ①极度乏力,有严重消化道症状; 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 ③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④肝脏进行性缩小。 |
亚急性 | 起病较急,2~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 ①极度乏力,有明显消化道症状; 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umol/L; ③伴或不伴肝性脑病; ④出血倾向明显,PTA低于40%且排除其他原因者。 |
慢加急性(亚急性) | ①极度乏力,有明显消化道症状; 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umol/L; ③出血倾向明显,PTA低于40%; ④腹水; ⑤伴或不伴肝性脑病。 |
慢性 |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 ①血清TBil明显升高; ②白蛋白明显降低; ③出血倾向明显,PTA低于40%; ④有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 ⑤肝性脑病。 |
代偿性 | 一般属Child-Pugh A级。 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 ALT、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 可有门V高压症,无胃底V曲张破裂,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
失代偿 | 一般属Child-Pugh B、C级。 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如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35umol/L,ALT、AST不同程度升高,PTA<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