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立即扫码添加微信
男性,60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硝酸酯类 B.β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洋地黄类 E.乙胺碘呋酮 | ||
![]() | ||
![]() | ||
『正确答案』C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争取在2小时内进行介入的临床情况是 A.发作时间较前延长 B.发作时出现左心衰 C.ST段水平型下移 D.ST段下斜型下移 E.静息心绞痛发作 | ||
![]() | ||
![]() | ||
『正确答案』B |
年龄 | 得分 | 心率 | 得分 | 收缩压 | 得分 | 肌酐 | 得分 | Killip分级 | 得分 | 危险因素 | 得分 |
<30 | 0 | <50 | 0 | <80 | 58 | 0-0.39 | 1 | Ⅰ | 0 | 入院时心脏骤停 | 39 |
30-39 | 8 | 50-69 | 3 | 80-99 | 53 | 0.4-0.79 | 4 | Ⅱ | 20 | ST段改变 | 28 |
40-49 | 25 | 70-89 | 9 | 100-119 | 43 | 0.8-1.19 | 7 | Ⅲ | 39 | 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 14 |
50-59 | 41 | 90-109 | 15 | 120-139 | 34 | 1.2-1.59 | 10 | Ⅳ | 59 | ||
60-69 | 58 | 110-149 | 24 | 140-159 | 24 | 1.6-1.99 | 13 | ||||
70-79 | 75 | 150-199 | 38 | 160-199 | 10 | 2.0-3.99 | 21 | ||||
80-89 | 91 | ≥200 | 46 | ≥200 | 0 | ≥4 | 28 | ||||
患者得分 | 患者得分 | 患者得分 | 患者得分 | 患者得分 | 患者得分 | ||||||
患者合计得分: |
危险级别 | GRACE评分 | 院内死亡风险(%) |
低危 | ≤108 | <1 |
中危 | 109-140 | 1-3 |
高危 | >140 | >3 |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主要鉴别点是 A.疼痛部位 B.疼痛性质 C.疼痛程度 D.疼痛放射部位 E.疼痛持续时间 | ||
![]() | ||
![]() | ||
『正确答案』E |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A.心力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心律失常 D.心脏破裂 E.肺栓塞 | ||
![]() | ||
![]() | ||
『正确答案』C |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高侧壁心肌梗死 C.前侧壁心肌梗死 D.下壁心肌梗死 E.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1.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多见于 | ||
![]() | ||
![]() | ||
『正确答案』A |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 | ||
![]() | ||
![]() | ||
『正确答案』D |
患者男,55岁。冠心病史6年,近3天反复胸骨后压迫性疼痛,持续10至20分钟左右。6小时前再次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大汗、恶心、呕吐,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查体:心率为43次/分,节律规整,可闻及大炮音,行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闭塞,诊断急性下壁心梗。 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是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房阻滞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以上都不是 | ||
![]() | ||
![]() | ||
『正确答案』D |
男性,55岁,冠心病,发生急性剧烈胸骨后疼痛,血CPK明显升高,颈静脉充盈,肝大,血压下降至80/40mmHg,应诊断为 A.冠心病心力衰竭型 B.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C.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脏压塞 D.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泵衰竭 E.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破裂 | ||
![]() | ||
![]() | ||
『正确答案』B |
支配范围 | 考核要点 | |
前降支 | 前壁 前间壁 | 前壁,前间壁心梗 心梗容易发生 对心功能影响大 |
回旋支 | 侧壁 (高侧壁、前侧壁) | 侧壁心梗 |
右冠 | 右室壁 窦房结 房室结 左室后壁 左室下壁 | 右室心梗 ——血压低 心率慢 后壁心梗 下壁心梗 |
考试重点 | |
胸痛 | 1.性质剧烈;2.持续长时间; 3.休息及应用硝酸甘油不缓解 |
心律失常 | 1.最常见:室早;2.早期致命死因:室速室颤; 3.下壁心梗/右室心梗易发生:心动过缓 |
心衰 | 1.心源性休克---前降支堵塞。 2.右室心梗---血压低 |
全身症状 | 发热;白细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