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医学题库】全新升级!学习做题新体验!
检验直播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 辅导精华

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

2020-04-20 18:32 医学教育网
|

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快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ALT和AST是体内最重要的两种转氨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AST有两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c-AST)和线粒体(m-AST),ALT绝大多数在细胞质内,可能有极少量在线粒体中。

ALT和AST在于体内多种器官和组织中,以含量从多到少为序:AST为心脏、肝、骨骼肌和肾等;ALT为肝、肾、心、骨骼肌等。

1.原理:采用酶偶联反应

测定ALT的底物是α-酮戊二酸和丙氨酸。

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率,从而计算出ALT活性浓度。

2.生理变异:此酶生理变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3.临床意义:ALT常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轻度损伤即升高,肝病早期诊断。

但其他疾病或因素亦会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增高。

(1)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阳性率为80%~100%,最高可达500U以上,多为ALT>AST。监测ALT可以观察病情的发展,并作预后判断。

(2)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

ALT轻度增高(100~200U),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或属正常范围,且AST>ALT。

(3)肝硬化肝癌

ALT有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

(4)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可使ALT、AST明显升高:某些化学药物如异烟肼、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细胞,引起ALT的升高。

(5)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等亦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应注意两种情况:

重症肝炎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此时血中ALT可仅轻度增高,临终时常明显下降,但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所谓的“酶胆分离”,常是肝坏死征兆。

另一种情况是少数人血清中ALT长期持续升高,肝穿无明显病理改变,预后良好。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临床检验技师的资讯请大家继续关注医学教育网! 

卫生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孙海珍 检验职称 《临床血液学检验》 免费试听
    2024卫生资格成绩放榜——职称晋升庆功会

    主讲:网校老师 6月11日19:00-21:30

    详情
    卫生职称考试深度加大,2025年如何复习?

    主讲:网校老师 6月12日19:00-21:00

    详情
    免费资料
    检验职称 备考资料包
    教材变动
    考试大纲
    高频考点
    模考试卷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