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 信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实用技术 > 中医药行业动态

【中医养生】最冷的时候如何养生?牢记“三防”“三忌”“三养”!

2023-01-09 14:02 医学教育网
|

南北方都经历着寒和湿两大阴邪,阴风、冷雨、雪或者雨夹雪很常见。

低温天气会消耗人体更多的阳气,因此,养生勿忘护阳!

起居·多睡一小时

《黄帝内经》强调了冬日养生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严寒时节应有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此节气中,大家每天可早睡晚起,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对人体健康有益。

着装·首重保暖

着装应以保暖为主,勿伤阳气,尤其应注意头颈、背部、手脚等部位的保暖。

头颈部向外发散热量较多,且为阳气汇聚的部位,所以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围巾。

背部为人体的阳中之阳,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做好背部保暖,可预防寒邪侵袭。

手、脚为四肢末端,供血少,表面脂肪薄,是皮温较低的部位,平时就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此时更应戴上手套、穿上棉靴。

保健·注意“引补”

冬季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不能冒进,需要给肠胃一个适应的过程,要做好“引补”。

那么,什么是“引补”呢?

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这样才可以避免因进补不耐受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引补的方法也很简单,平时可吃些健脾开胃的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调整脾胃功能。

再根据自身的健康条件,适当服食一些精肉如牛肉、羊肉、鸡肉以及人参、蜂王浆、牛奶、鸡蛋、豆浆、红枣、桂圆肉等进补。

若进补后无明显的肠胃不适症状,则引补成功。

饮食·温热为宜

多已进入了数九寒天,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虚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补肾可提高人体生命原动力,帮助机体适应严冬气候的变化。

而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

在饮食上可吃些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运动·注重藏精

养生,人应顺从自然规律进行冬藏,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的形式来“藏”,也可以通过早睡来潜藏阳气。

而严冬之时适当减少房事次数,也是养藏肾精的一种方式。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藏神”,降低欲望,勿争强好胜,避免过度亢奋。

此外,中医认为,动则生阳。

平时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健走、跳绳、做操等运动以助生阳气。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热身,从低强度慢慢开始。运动后不要立刻休息,应慢慢减少运动强度。

对于一些体质偏弱或者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可进行室外散步。

三防

严寒的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三高”人群尤其要加强自我监测,防止疾病加重。

防血压波动

气温下降,季节变化,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要加强自我血压监测。

如有头晕、头痛症状,或者血压较平时水平升高的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防血糖变化

天气寒冷,户外活动减少,糖尿病患者可能因饮食增加及运动量减少,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此时,一方面要适当增加室内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控制血糖。

防血脂异常

冬令时节是进补的好时机,然而食补过度,如进食过多牛羊肉、动物内脏,可导致血脂进一步升高。

因此,血脂异常人群仍需注意饮食有节,不宜过度进补。

三忌

一忌心火

心火过旺时,主要表现为心烦、口舌易糜烂生疮、舌尖红等症状。

对策: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多吃新鲜果蔬,少吃辛辣之物。

二忌急躁

人在急躁易怒时,肝火容易上升,导致头痛目眩、耳鸣、面红等。

对策:应尽量避免情绪波动、急躁、发火;注意休息,防止因身体劳累而情绪不稳。

三忌大汗

冬藏时节,过汗会使阳气外泄。平时,大家不仅要在锻炼时做到微微出汗,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做事“慢半拍”,防止扰动阳气。

三养

一泡脚

足部保暖是身体抗寒防病的重要方式,容易脚凉的人,最好在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

这样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二晒太阳

冬季天气寒冷,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这时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

充足的阳光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阳光可以让人很快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中摆脱出来,心情得到舒展。

三睡子午觉

《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

午时(11点~13点)“合阳”时间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

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内涵和养生传统的国度,养生早已作为一种公认的健康生活标志,不仅是中老年人会关注,年轻人受工作压力、日常作息和不良习惯等影响,也越来越重视养生,说已成为席卷社会的时尚风潮也不为过。

同西医的保健方法一样,只有将饮食、运动综合起来并且做到,才能够使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也会增加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因此朋友们,不妨赶紧学习起来,记得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可半途而废,点击下图系统学习中医养生保健师课程吧!

养生保健

(点击上图了解详情)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中医养生】最冷的时候如何养生?牢记“三防”“三忌”“三养”!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中医养生保健师考试知识及内容,请点击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成立至今已有18年,专注医学考试培训教育,已经为数百万学员提供了从业和晋升等专业帮助,赢得了广大医学从业人员的认可和信赖,未来我们依然会为每一位在医学路上不断前进的你,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及优质的服务。

扫码关注医学教育网大健康岗位能力提升报名中心 不错过重要~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小儿推拿保健师 课程讲座 免费试听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