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护士资格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心理现象的实质概述

2015-04-16 09:59 医学教育网
|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但人脑不能凭空产生人的心理,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一、人的社会化

人的心理是在与社会密切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将这个过程称为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不断调适的过程;是一个自然人进入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断学习而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终生受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的教化,使人格得到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婴儿从娘胎落生,只具有生物有机体的本能和转变为社会人的生物基础。初生婴儿就会吃奶。但一定要把奶头放进嘴里才能吸吮,这种吸吮反射和排泄、饥饿和不适时的哭闹,都属于生物本能。几天过去了,当妈妈刚刚抱起他准备喂奶时,他就会把头转来转去,咂着小嘴,寻找奶头,这种行为表明他已经学着调节自己的活动以适应环境了。喂奶的姿势、语声和吸吮奶头二者之间已经建立起联系,形成初步的条件反射,这时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心理活动萌发了。正是由于有了和社会的交往(和父母、主要是母亲的互动)才迈出了从生物体转变为社会人的第一步。正是由于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接受社会教化才具有人的心理活动。社会化的历程,一般要经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条基本途径来经历社会教化。

二、人的社会化与心理的发展

关于个体社会化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分别为:

1.0岁~1岁(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2岁~3岁(培养自主性,克服疑虑和羞怯感)

3.4岁~5岁(发展首创性,克服内疚感)

4.6岁~11岁(培养勤奋性,克服自卑感)

5.12岁~18岁青春期(建立稳定的角色,克服角色混乱感)

6.成年早期(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克服孤独感)

7.成年期(获得创造力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克服停滞感)

8.成熟期(获得自我完美感,克服悲观失望感)

社会化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减少盲目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创造条件。

护考公众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