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微生物感染的防治方法

2013-08-16 09:08 医学教育网
|

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须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一)微生物感染的免疫防治

对微生物感染的人工免疫防治措施包括:①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病原微生物,或其特异抗原、毒素等制成减毒活疫(菌)苗、死疫(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品,给易感人群接种,使体内产生抗该病原微生物或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常需接种1~3次,l~4周后免疫力可出现,持续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②人工被动免疫:是用含抗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毒素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给已(疑)感人群注射,或注射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剂,使之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由外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作用快速,但持续时间短,仅2~3周。

(二)微生物感染的化学防治

1.化学预防:是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对某些微生物感染进行治疗性预防,以及用于外科手术病人和高危对象等以预防可能会发生的微生物感染。使用时要慎重和掌握好应用体征。

2.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安全、有效、经济”,其中关键因素是“有效”。具体体现为:

(1)合理选药:合理的抗感染选药方案主要取决于: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和拟选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特点;感染部位、病人的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拟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和既往的应用经验等。

(2)合理给药和考核疗效: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密切观察临床疗效、及时调整用药。

(3)认真观察疾病演变情况加强综合疗法。

(4)预防和避免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的发生。

(5)预防和延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耐药。它们的发展、表现都与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预防和延迟。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离2024医师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