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理论框架的构建

2009-11-05 09:36 医学教育网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问世,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它是几代医学家共同劳动创造的,是先秦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诸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内经》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联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与病理、脏腑与经络等各个方面。《内经》将人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组织器官一一作了联系,并认为某一部分发生的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整个身体或其他器官,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内经》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人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受到四时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优劣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变化的影响,因而强调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

  《内经》系统地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内经》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阴阳两方面是平衡协调的。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论病因,则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论发病,则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素问·著至教论》);论病机,则概括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诊断时应辨明病证之属阴属阳,而治疗时则要调整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协调。《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关系,将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乃至精神状态,都分归于五行中,并认为人体内的脏腑器官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因此,《内经》将五行学说引入医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说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制约,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内外环境的统一;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影响其他脏器。这无疑是符合辩证法思想的。

  《内经》创立了藏象经络学说。《内经》较详细地描述了五脏六腑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是总结了秦汉以前古人整体观察的结果,并与古代解剖知识相结合得出的。如《内经》指出:“心主身之血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前者的发现无疑与当时解剖进步有关,而后者则是通过整体观察得出的。《内经》在提倡人体解剖的基础上,更重视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来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把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免疫、精神等各种功能活动分属于五脏,从而建立起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初步形成了藏象学说。《内经》对经络学说尤有精辟的论述,不但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络属脏腑及其所主病症均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十五别络的走向、分布、功能亦有记叙。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相比,《内经》不仅由十一条经脉发展为十二条经脉,而且其循行走向很有规律,各经之间相互衔接,起到了联络表里上下、运行气血及调节身体各部机能活动的作用。《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人们对经络的认识,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创立了经络学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对经络学说以及脏腑学说中的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该书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与《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该书为东汉时张机(字仲景)所著。他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讨论了整体观念,将阴阳五行学说引进医学领域并加以发展,精辟地论述了脏腑经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确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张机《伤寒杂病论》又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因此,秦汉时期这两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推动着医学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发展。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离2024医师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