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口腔医学知识 > 口腔内科 > 牙体牙髓病 > 正文

牙齿硬组织的脱矿机制

2009-10-25 13:07 医学教育网
|

  牙菌斑内糖代谢,细菌利用底物产酸,酸使牙齿脱矿,即牙齿矿物成分的脱矿或溶解,这是龋发病一系列过程中,最重要最具实际意义的步骤。

  从物理化学机制方面认识牙齿的脱矿与再矿化过程,我们可以将牙齿看作简单的由羟磷灰石,化学式为Ca10(PO46(OH)2组成的固态物质。作为固体的牙齿,在正常的口腔环境下是不会发生溶解或脱矿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组成牙齿的矿物在化学上是十分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牙齿周围的液态环境(唾液)含有足够量的与牙齿矿物有关的钙磷成分,对于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齿矿物是过饱和的。而在龋的情况下,牙菌斑的液体环境(菌斑液)是相对独立的,在唾液无法达到的区域尤其明显。含致龋细菌的牙菌斑,在糖代谢时可以产生大量有机酸,改变菌斑液中钙磷的活度(有效离子浓度)的比例,使牙齿处于一种极度不饱和的液态环境中。这样,由于与牙表面接触的液态环境发生变化,即由正常的对矿物过饱和的唾液变成了对矿物不饱和的菌斑液,牙齿矿物溶解开始。

  由于口腔菌斑环境的不断变化,牙齿早期龋的过程不是一个连续的脱矿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脱矿与再矿化交替出现的过程。

医师资格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直播课
免费直播|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师鸿儒全面讲解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

直播时间:11月10日 19:30-21:00

主讲老师:鸿儒

直播主题: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全面讲解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