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口腔医学知识 > 口腔外科 > 其他 > 正文

如何诊断腺样囊性癌?

2016-01-12 17:25 医学教育网
|

如何诊断腺样囊性癌?下面是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信息:

腺样囊性癌诊断:

腺样囊性癌和其他类型的涎腺恶性肿瘤一样,术前诊断较难。涎腺肿块早期出现疼痛及神经麻痹者,应首先考虑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为进一步确诊,可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似基底细胞,并呈球团形聚集;黏液呈球团形,在其周围有一层或多层肿瘤细胞。这种独特表现是其他涎腺上皮肿瘤所没有的,具此特点可诊断为腺样囊性癌。

治疗

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手段。手术设计时应比其他恶性肿瘤扩大手术正常边界,术中宜行冷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周围组织是否正常。术后常需配合放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术后可选用化疗,以预防血道转移。局部大块切除是根治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即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组织。原则上腺样囊性癌做腮腺全切,考虑到腺样囊性癌具有较高的神经侵犯性,对面神经的保留不宜过分考虑;颌下腺者至少应行颌下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考虑做上颌骨次全或全切除术,如已侵犯腭大孔,应连同翼板在内将翼腭管一并切除,必要时可行颅底切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10%左右,但直接侵犯远较瘤栓转移为多。Allen及Bosch通过对腺样囊性癌的区域淋巴转移的研究,认为所谓淋巴结转移都是肿瘤直接侵入淋巴结,其周围软组织都有瘤细胞浸润,未见瘤栓转移的病例。因此腺样囊性癌患者不必做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性或晚期肿瘤除做广泛切除外,术后可配合放射治疗。有些解剖部位手术不能彻底时,也需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手术配合放射治疗有可能减低复发率。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例,也可以采用放射治疗控制发展。

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也可配合化疗,以减少复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化疗主要用于配合手术治疗或姑息治疗。

医师资格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直播课
免费直播|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师鸿儒全面讲解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

直播时间:11月10日 19:30-21:00

主讲老师:鸿儒

直播主题:2021年口腔医师备考攻略全面讲解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