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师承 > 辅导精华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小儿夏季热的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

2020-03-16 21:08 医学教育网
|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复习开始,如果可以把握住考试命脉,抓准考点复习,考试分数将会有所上升。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小儿夏季热的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内容,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

病因病机

夏季热的发病原因,在于小儿体质不能耐受夏季炎暑。体弱小儿为暑气所伤,肌腠受灼,内侵肺胃。暑热内蕴,灼伤肺胃之津,则内热炽盛,故发热、口渴多饮。暑气伤于肺卫,腠理开阖失司,肌肤闭而失宣,又肺津为暑热所伤,津气两亏,水源不足,水液无以输布,故见少汗或汗闭。同时,小儿脾胃薄弱,加之暑伤脾气,中阳不振,气虚下陷,气不化水,使水液下趋膀胱而尿多。

本病虽发生于夏季,但因属小儿体质不耐炎暑而发,并非感受暑邪,因而无暑邪入营入血之传变变化,至秋凉后可自愈。

辨证论治

1.暑伤肺胃证

证候:入夏后体温渐高,发热持续,气温越高,体温越高,皮肤灼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引饮,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精神烦躁,口唇干燥,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代表方剂:王氏清暑益气汤。

2.上盛下虚证

证候:发热日久不退,朝盛暮衰,精神委靡或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小便清长,频数无度,大便稀溏,口渴多饮,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清心护阴。

代表方剂:温下清上汤。

上文分享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小儿夏季热的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传统医学师承确有专长栏目。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报考地区
更多 >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林君砚 中医师承 《中医妇科学》 免费试听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