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正保妇幼课堂 > 婴幼儿疾病诊治和保健系列课程 > 正文

宝宝身上有红斑 并不都是湿疹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湿疹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很常见的,女人秘密论坛也经常收到来自妈妈们的询问:“宝宝身上有红点怎么办?”“孩子背上有一片红斑,是不是湿疹啊?”……可见,湿疹在父母心目中的“知名度”。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湿疹虽然很常见,可如果把宝宝身上突然冒出的皮疹一概当湿疹来治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下面随正保妇幼课堂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婴幼儿常见的皮疹问题中,除了湿疹,还有热疹、尿布疹、幼儿急疹、荨麻疹、婴儿痤疮等等。如果一味的把这些红斑红点当做湿疹对待,就会贻误护理时机,变得更加严重。

一、婴儿湿疹

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 1~3月最多见,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岁以后大多数自己就好了。

湿疹的特点:

发红、干燥、连片、脱屑、有明显瘙痒,严重时会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渗水、结硬痂、轻微红肿等。

主要发生在颜面部,严重时到达胸背部和四肢,湿疹本身危害不大,只是容易抓破引起感染,而且影响美观。

二、热疹

也就是常说的痱子,在闷热环境下(不只夏季),出汗后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后出现热疹,出现热疹后如果没有控制好严重下去继发感染就会形成脓疱疹。

热疹的特点:

受热后出现,密集颗粒样丘疹,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有时会呈针头大小圆而尖形的浅表性小水疱或脓疱,婴幼儿热疹常见于头面部、脖颈、躯干等处。

热疹都是凸出皮肤表面的,摸上去有颗粒感。

热疹的治疗:

宝宝长出了大片热疹,应该与平常穿太多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捂出来的。

首先要加强护理,千万别再让宝宝受热了,出汗后及时清水擦拭清洗干净,然后抹上水性润肤霜或者涂抹液体痱子水(勿用痱子粉);

如果热疹严重的话,可以外用一些收敛、消炎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注意别让宝宝抓挠皮肤。

三、尿布疹

指在新生儿的肛门附近、臀部、会阴部等处皮肤发红,有散在斑丘疹或疱疹,又称新生儿红臀,就是大家说的红屁股。

发生的原因:①潮湿,没及时更换尿片;②是摩擦,尿布摩擦皮肤引起的。③添加辅食后,由于粪便的成分发生改变,引起宝宝臀部皮肤的适应。

尿布疹的特点:

部位以臀部及大腿内侧为主;皮肤粗糙发红、肿胀、发热、粗糙或出现斑点,重者有斑疹、丘疹及小脓疱等皮损,并伴渗液及擦烂;宝宝因为瘙痒不适而哭闹。

尿布疹的治疗:

宝宝总是尿布疹,竟是因为你没做对……

四、幼儿急疹

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6个月-2岁是幼儿急疹高发年龄。

幼儿急诊的特点:

在孩子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

幼儿急诊和和痱子很像,与痱子区分的话,只需看宝宝出疹前是否有发热超过3天。

幼儿急疹的治疗:

无须任何治疗,一般持续3天左右后会自然消退。诊断时切记是高烧持续3天以上退热后随即出现的红疹子,也就是“热退疹出”。

五、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也叫风团。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有时也会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荨麻疹的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与过敏有关。

荨麻疹的特点:

常先有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风团,风团大小形态不一,高出皮肤界限不清,逐渐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荨麻疹的治疗:

出现偶发性荨麻疹症状较轻的话一般不需治疗,情况严重建议立即就医;

反复出现荨麻疹最好找出过敏原,可以去医院做过敏原检测。

六、婴儿痤疮

一般以新生儿痤疮最为常见,原因是胎儿时期经胎盘传至婴儿体内的母体激素水平开始降低所致,随着婴儿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皮肤就会迸发出小疙瘩样的痤疮。

婴儿痤疮的特点:

发生在出生后数天至4周以内,主要发生在面颊、额及颏部,以丘疹和脓疱为主,偶见黑头粉刺,少见结节和囊肿。丘疹、脓疱和黑头粉刺一般在数周内消退。

婴儿痤疮的治疗:

随着长大一般会自行消退,无须治疗。但是要加强护理,注意不要捂热。

「小编说」

宝宝出皮疹除了上面说到的这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感染性疾病。

当宝宝皮疹情况严重且自己无法判断的时候,千万别胡乱用药了,还是尽快送孩子去看医生才是上策哦。

以上是正保妇幼课堂小编整理的“宝宝身上有红斑,并不都是湿疹”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婴幼儿疾病诊治和保健系列知识,欢迎选购妇幼课堂婴幼儿疾病诊治和保健系列课程,1元1门,欢迎选购!

特别推荐:

花最少的钱,做最健康的孕妈妈!

宝妈看过来 不要再踩雷了

退出
特别推荐
官方微信公众号
正保医学教育网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扫二维码关注“正保医学教育网”;
  •  
  • 第二步:点击公众号推送的图片,并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欢迎合作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