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正保妇幼课堂 > 婴幼儿疾病诊治和保健系列课程 > 正文

小儿急性喉炎危害大,提前了解预防!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随着天气转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越来越多,多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宝爸宝妈们在忙于应对的同时,一定要高度警惕“急性喉炎”,因为这个病可以引起窒息,严重时危及到宝宝生命。

什么是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喉炎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是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简称,中医称为“锁喉风、急喉合”等,常由于呼吸道感染、用声过度、吸入有害气体等原因引起,以声音嘶哑,咳声如犬吠、伴有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喘鸣,夜间加重为主要特征;易并发喉梗阻、肺炎、心衰,重者可危及生命。

急性喉炎的病因

小儿急性喉炎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小儿急性喉炎也可并发于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

如何及时发现宝宝得了急性喉炎?

【典型症状】小儿急性喉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空空”样的咳嗽,像小狗叫,并可听到喉鸣声。

【其它症状】宝宝得了急性喉炎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但高热少见,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热。由于喉阻塞与缺氧,患儿常伴烦躁不安、拒绝饮食。体检可见面色青紫、三凹症,病情尤以夜晚为重。直接喉腔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

发现宝宝有喉炎症状时怎么办?

【立即去医院】宝宝一旦得了急性喉炎,非常容易发生呼吸困难。唯一的选择是及时送医院治疗,绝对不可以为病儿发烧不高而延误。特别要记住的是:不能随便服用镇咳药,有些镇咳药(如含吗啡成分的镇咳药)可引起排痰困难,从而加重呼吸道阻塞,进一步造成窒息的可能,耽误抢救的机会。

宝宝得了急性喉炎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加重,缺氧者给予吸氧;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和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病情较轻者可口服泼尼松片,II以上喉梗阻患儿应给予静滴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可促进黏膜水肿的消退。

控制感染: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考虑细菌感染,及时给予抗菌药物,一般选用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

对症治疗:烦躁不安者要及时镇静;痰多者可选用祛痰药。不轻易使用氯丙嗪及吗啡。

气管插管:经上述处理仍有严重缺氧征象或有III度以上喉梗阻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喉梗阻分度的临床表现

I度

活动时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及心率无改变

II度

安静时亦出现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

III度

除上述喉梗阻症状外,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发绀、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部出汗,肺部呼吸音明显降低,心率快,心音低钝

IV度

渐显衰竭、昏睡状态,由于无力呼吸,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听诊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律不齐,心音钝、弱

宝宝得了急性喉炎的日常护理

1)让宝宝多休息,尽量平卧或半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3)饮食清淡,多喝水,不要吃和喝刺激性的饮料、食物。

4)让宝宝少用嗓子,避免哭喊。

5)注意观察呼吸、心率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小儿急性喉炎患儿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不要给孩子吃辛辣刺激饮食。

不要让孩子大喊大叫、用声过度,避免孩子剧烈咳嗽

使用加湿器,或者陪孩子坐在浴室并放出淋浴器里的热水,这样可以让孩子的咽喉感觉舒服一些。

如果孩子有发热,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多喝水。大于1 岁的孩子可以喂些温热的清流质(如水、苹果汁、梨汁等),可以缓解咽喉部不适感。

大于1 岁的孩子,可以用枕头把头部垫高。

大人避免在孩子周围吸烟。

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最好和孩子在同一个房间睡,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呼吸困难。

怎么预防小儿急性喉炎?

1)注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说话、大声喊叫。

2)注意避免孩子感染,具体措施包括:

① 大人、孩子都要勤洗手。

② 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患病的成人和儿童。

③ 尽可能接种所有必要的疫苗,包括流感疫苗。照顾孩子的家长也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快速记忆

秋冬季节天气变,呼吸疾病最常见。

声音嘶哑像狗叫,十有八九是喉炎。

此病千万别大意,及时就诊医院看。

轻者雾化普米克,数个小时可好转。

重者全身用激素,合并细菌用消炎。

病情延误可窒息,III度以上切气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急性喉炎危害大,提前了解预防,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医学教育网,我们会随时更新更多更好的医学知识、医疗招聘栏目相关信息。敬请期待!

退出
特别推荐
官方微信公众号
正保医学教育网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扫二维码关注“正保医学教育网”;
  •  
  • 第二步:点击公众号推送的图片,并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欢迎合作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