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健康管理师微信公号

jiankang-med66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健康管理师 > 三级健康管理师 > 辅导资料 > 正文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六章重点整理(四)

2020-12-30 08:37 医学教育网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但身体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中青年人普遍亚健康、青少年近视肥胖等日趋严重……这些都迫切需要健康管理师的专业指导,想报考请抓紧啦~下面小编接着为大家分享文章:【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六章重点整理(四),一起来看看吧!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下)

三、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来的。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产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人们相信他们的行动能够导致预期结果,才愿意付出行动,否则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就不会有太强的动机也不愿长期坚持。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自我效能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产生和提高。

①自己成功完成过某行为:一次成功能帮助人们增加其对熟练掌握某一行为的期望值,是表明自己有能力执行该行为的最有力的证据;

②他人间接的经验:看到别人成功完成了某行为并且结果良好,而增强了自己通过努力和坚持也可以完成该行为的自信心;

③口头劝说:通过别人的劝说和成功经历的介绍,对自己执行某行为的自信增加;

④情感激发: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因此,可通过一些手段消除不良情绪,激发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人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

四、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1982年,美国心理学家Prochaska和DiClemente首次提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描述和解释了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行为变化的各个阶段以及在每个阶段主要的变化过程。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只有针对其需要提供不同的干预帮助,才能促使教育对象向下一阶段转变,最终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把行为转变分为5个阶段,对于成瘾行为来说,还有第6个阶段即终止阶段:

(1)没有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2)打算阶段(contemplation)

(3)准备阶段(preparation)

(4)行动阶段(action)

(5)维持阶段(maintenance)

(6)终止阶段(termination):在某些行为,特别是成瘾性行为中可能有这个阶段。

表6-2 戒烟干预在不同阶段使用的干预策略

1

【为你推荐】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六章重点整理(三)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六章重点整理(二)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六章重点整理(一)

健康管理师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