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卫生网校 > 家庭医生 > 正文

无为市卫健委2022年新闻发布会--2022年无为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2022-04-24 14:18 医学教育网
|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请允许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长期关心和支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家庭医生与签约对象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签约对象提供全过程健康服务管理。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医共体牵头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的全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和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等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落实医改政策的体现,是基层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我市自2016年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无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省、芜湖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任务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签约为载体,以“两卡制”为抓手,建立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核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全科服务团队为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协作为支撑的市、镇、村三级联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市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几年来,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法,取得了一些实效,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是制定方案。为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有序开展,市卫健委、财政、医保和残联四部门联合印发《无为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市卫健委《关于印发无为市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两卡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任务、实施主体、签约对象、服务内容、政策保障以及如何考核等。推行“自愿签约、分类管理、团队服务”的工作模式,以医共体牵头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支撑平台、镇卫生院(中心)服务团队为技术保障、村(站)医生为责任主体,向签约居民提供“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重点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对象和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慢病人群,做实做细签约履约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质保量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任务。

二是组建团队。今年,我市遴选共1031名签约医生,组建273个签约服务团队,其中:市级医院骨干医生129人、镇卫生院(中心)骨干医生297人和村卫生室(站)医生605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市域全覆盖。截止3月31日,全市已签约383234人,总签约率为36.08%;有偿签约191132人,有偿签约率17.99%;续约288659人,续约率77.88%;全市脱贫人口有偿签约33848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共签约605人,实现脱贫对象和计划生育特扶对象“应签尽签”。

三是政策保障。为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积极作用,整合医疗服务和医保政策资源,引导签约对象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基本医疗服务和预约转诊服务。根据群众实际健康需求,为签约居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先提供诊疗服务,在村卫生室条件或能力不及的情况下,通过无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县内转介转诊系统为签约服务对象联系和预约上级医院的门诊挂号和住院床位。

(二)签约服务相关优惠政策。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是在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二是在转诊方面,签约居民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在上级医院预约挂号、预留床位。上级医院对通过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

同时,简化签约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审批手续,实行家庭医生负责制。三是在用药方面,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药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用药管理。四是在医保方面,医保基金对有偿签约项目经费予以50%补偿;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将连续计算起付线。

发布会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注正保大健康公众号 不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相关资讯
报考指南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老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题库软件

题库软件:热卖中

题库设计紧扣考试大纲、考试教材、考试科目。符合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