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护士资格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中药用药——清法与护理

2009-08-19 16:56 医学教育网
|

  清法,亦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使邪热外泄,以清除里热证的一种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就是清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对于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可适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里热症有热在气分、血分、脏腑等不同,因此清法之中,又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以及清虚热等六类。清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尤其治疗温热病中更为常用。火热最易伤津耗液,大热又能伤气,所以清法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若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或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的,又当清法与滋阴并用,更不可纯用苦寒直折之法,热并必除。至于外感六淫之邪的表热证,当用辛凉解表法治疗,不在此例。

  护理方法:

  1、清法用于热证,饮食、室温、衣被、服药等均宜偏凉,病房空气新鲜,光线柔和,环境安静,可根据病情调节室温。

  2、煎服药护理:清热之剂,因药物不同,煎药方法亦应有区别,如白虎汤中的生石膏应打碎,用武火先煎15分钟,后入其它诸药,改用文火,煎至粳米熟;普济消毒饮中的薄荷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应后下以减少有效成分挥发或分解破坏而损失。凡清热解毒之剂,均以取汁凉服或微温服。

  3、服药后需观察病情变化,如服白虎汤后,患者体温渐降,汗止渴减,神清脉静,为病情好转。若患者服药后壮热烦渴不减,并出现神昏谵语,舌质红绛,提示病由气分气营两燔;若药后壮热不退而出现四肢抽搐或惊厥者,提示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盛动风,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救治措施。对疮疡肿毒之证,在服药过程中若肿消热退,为病退之象。若已成脓,则应切开排脓;对势入营血者,要观察神志,出血及热极动风之兆,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4、饮食上应给予寒凉性食品以清除内热,多食蔬菜水果类及维生素食物,如苦瓜、黄瓜、绿豆、藕、梨、莴苣等。鼓励患者多饮水、西瓜汁、梨汁、柑桔等生津止渴之品。

  5、苦寒滋阴药久服伤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添加醒胃、和胃药;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慎用,或减量服用;孕妇忌用。

护考公众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