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卫生网校 > 适宜技术 > 正文

【中医健康管理】面色变化提示脏腑健康,该如何调理气色?

2020-12-14 11:49 医学教育网
|

中医历经千年是我国的文化、技术瑰宝,中医健康保健技术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生活中借鉴的知识,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正小保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医健康管理】面色变化提示脏腑健康,该如何调理气色?”,快来看看吧!

中国人的脸色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红黄隐隐”。如果脸上突然出现明显的白色、青色和黑色这三种颜色,则是明显的疾病标志。白色多与肺病、虚证有关,脸色过白的人,往往都有贫血;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瘀有关,通常形容一个生气的人,会用到“青筋爆出”、“脸色都绿了”这类词,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面色青紫,往往是由血瘀、组织缺氧引起的,严重者会发生剧痛或猝死。黑色多与肾病有关,青色和黑色都是最为严重的病色,提示有重大疾病?

一、脏腑疾病引起的面色变化

肺脏病色看两眉间这个区域叫印堂穴,俗话说:“印堂发亮,身体健康”。最好是白里透红,最忌讳发黑,代表有不可治愈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别红也不好,说明有肺热;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瘀。

1、心脏病色看两眼间

过度的红就是心火太盛,会引起心烦、失眠,甚至神经失常。

2、肝脏病色看鼻梁

鼻梁骨最高的点如果发红,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现为易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等;出现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的表现。

3、胆、胰病色看鼻梁两旁

肝色的右边是胆色,这里淡白无华,会气短乏力,容易惊恐;发红通常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颜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有蛔虫。肝色左边是胰色,这里气色苍白,是胰腺虚寒,女性易出现腰腹酸沉;颜色青黄,是胰胃不和,多表现为厌食、反酸。

4、脾脏病色看鼻头

如果发红是脾胃有热症,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儿就饿,甚至会得糖尿病;发白就是气虚;发青就是气滞血瘀,会肚子痛。

5、胃病色看鼻翼

此处及两侧如果淡白无华,是消化功能减退的征兆,多半会有厌食、饭后腹胀。颜色淡红干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会口干唇裂、大便秘结;颜色过红是胃火亢盛,出现口臭和牙龈肿痛。

6、子宫、前列腺病色看人中

此处变白,是血虚、气虚;变黄是脾虚;变红是有热证,女性多有宫颈糜烂,男性则是前列腺炎;变青或黑是寒症,会有剧痛或癌症。

二、调理气色的方法

及时调理脸色,有助于恢复亚健康和缓解脏腑疾病,具体方法如下。

1、调理肺色

可以在早晚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呼吸锻炼,采用腹式呼吸:即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吸气,鼓起腹部,然后呼气瘪肚子,用腹部带动呼吸,增加肺活量。还可用大拇指按揉印堂,调理肺气。当肺部有症状时,按揉20分钟左右,得到缓解。

2、调理心色

每天可以按揉手掌中心的劳宫穴,或用对掌法:即双手合十,然后将手掌根部稍微打开,再缓慢合上,但不要合拢,可以感受到手掌心的两个劳宫穴在相互吸引。练习一段时间后,双手不接触,并将距离拉大,常练手掌心相对,能强心健体。

3、调理胆色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所以护肝和护胆有共性,都要学会宣泄情绪,遇到委屈别憋着。按揉太冲穴(在大脚趾和二趾之间)也可以起到制怒的作用。

4、调理胃色

对于胃来说,很多人都知道,多吃薏苡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能够起到滋养作用。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揉鼻头,每次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以上“【中医健康管理】面色变化提示脏腑健康,该如何调理气色?”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了解更多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相关阅读:

【中医手册】中医推拿按摩师必会基础:骨学总论、躯干骨基础知识讲解!

【中医健康新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大兴安岭地区开展合作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发布,将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报考指南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老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题库软件

题库软件:热卖中

题库设计紧扣考试大纲、考试教材、考试科目。符合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