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失眠症 > 正文

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及认知行为治疗

2019-12-02 09:51 医学教育网
|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障碍,即夜间觉醒时间过长,同时伴随白天功能的显著影响。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文章: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及认知行为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13

一、 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

(1)遗传学:人类失眠障碍遗传性为31%-58%,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经发现多个可能与失眠障碍关联的基因位点。

(2)分子生物学机制:促进觉醒/抑制睡眠物质(儿茶酚胺、食欲素、组胺)以及促进睡眠/抑制觉醒物质(GABA,腺苷,五羟色胺,前列腺素D2)的紊乱会导致失眠。

(3)睡眠调节机制失调

(4)结构和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失眠可能与特定脑区病变/受损相关。除了下丘脑前部受累,失眠患者左侧前额,前额叶,楔前叶,颞皮层的灰质体积会下降。

(5)电生理和生理失调:电生理:高频EEG活动增加和REM睡眠期EEG觉醒增加是大脑皮层过度觉醒的指标。

生理:多项研究发现慢性失眠患者24小时新陈代谢率、心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

(6)认知行为对失眠的作用:失眠患者存在错误的认知和行为。

二、 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1. 错误认知:即不切实际的睡眠期望,每晚必须睡足够时间才能满足睡眠需求。实际上睡眠时间在个体上是有差异性的,相比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睡眠质量。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归因偏差,认为主要是外界环境或者自身某种未知的疾病导致的失眠。 

2. 负性的自动思维:失眠患者过分夸大失眠的短期/长期影响,包括身体健康,日间生理和心理功能方面的影响,认为失眠会对自身带来持续性的损害。

3. 不良行为: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如在床上使用电子产品,开着灯睡觉等。

失眠患者的紧张情绪使人体生理警觉程度提高,干扰大脑皮层对睡眠的自然诱导过程,从而导致失眠—恐惧—失眠加重的恶性循环,使得病情经久不愈导致慢性失眠。

三、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Ⅰ. 睡眠卫生教育

1. 就寝前不要服用含有咖啡因/尼古丁的食物或者药物。

2. 就寝前禁酒,乙醇会导致兴奋以及片段睡眠。

3. 就寝前避免多饮以及进食,睡前3小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4. 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包括声音光线温度等。

Ⅱ. 认知治疗

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建立积极合理的观念。可采用矛盾意向法。

Ⅲ. 行为治疗

1. 松弛疗法:对于入睡困难以及夜间觉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的患者。通过不同的放松训练:包括肌肉放松,情景想象等进入放松状态。

2. 睡眠限制:在床上过长时间会加重失眠,并使睡眠质量下降。睡眠限制旨在限制在床时间来提高睡眠效率。

3. 刺激控制:只有感到困倦的时候才上床就寝;超过半个小时不能入睡,就离开床铺,直到有睡意再就寝;每天早晨按时起床,保持良好睡眠节律;白天睡眠时间不宜过长。(结合睡眠限制,最后做到白天少睡,尽量不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及认知行为治疗,请大家多多关注医学教育网,我们会随时更新更多更好的关于医学知识、医疗招聘及考试辅导等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