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医学题库】全新升级!学习做题新体验!
检验直播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 生化检验

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021-01-21 11:00 医学教育网
|

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是什么?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加是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共同特征,其减少与增加的程度与肝实质损伤程度相关。

1)肝炎:

急性肝炎早期或病变较轻时,电泳结果可无异常或前白蛋白减少。

病情加重和时间延长,白蛋白、α及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因为受损肝细胞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统,使γ-球蛋白增生。

A/G比值的倒置,提示肝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

2)肝硬化

血清蛋白电泳可有明显的变化,白蛋白中度或高度减少,α1、α2和β-球蛋白百分比也有降低倾向,γ-球蛋白明显增加。并可出现β-γ桥,如同时有α1、α2-球蛋白减少,首先要考虑肝硬化。

3)肝癌α1、α2-球蛋白明显增高,有时可见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的区带之间出现一条甲胎蛋白区带,具有诊断意义。

4)肝外疾患:

肾病综合征,由于尿中排出大量白蛋白而使血清中白蛋白明显下降,α2及β-球蛋白升高;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生症时血清β、γ区带处出现一特殊单克隆区带,称为M蛋白;

自身免疫性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下降及γ-球蛋白升高。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检验职称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卫生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孙海珍 检验职称 《临床血液学检验》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检验职称 备考资料包
    教材变动
    考试大纲
    高频考点
    模考试卷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