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口腔助理医师 > 答疑周刊

2011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第04期

2011-08-30 14:44 医学教育网
|

  【生物化学】

  关于β-片层正确的说法是

  A.只存在于α角蛋白中

  B.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片层是左手螺旋

  D.主链骨架呈锯齿状形成折叠的片层

  E.肽平面的二面角与α螺旋的相同

  【正确答案】

  D

  正确解析:β-片层也叫β-折叠,在β-片层结构中,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的锯齿状结构可平行排列,也可以反平行排列。平行排列的两条肽链走向(N-端至C-端的方向),反平行排列的两条肽链走向(C-端至N-端的方向)。所以B选项"只有反平行式结构,没有平行式结构"是错误的。

  【生物化学】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酶的高度催化效率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能传递氢原子、电子或其他化学基团的辅基或辅酶

  B.酶的最适pH随反应时间缩短而升高

  C.有些酶有同工酶,它们的理化性质不同是因为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不同

  D.酶是高效催化剂,一般可用活力表示其含量

  E.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的反应是因为其辅酶不同

  【正确答案】

  D

  D是正确的。

  请您记忆:酶是高效催化剂,一般可用活力表示其含量。

  建议您掌握酶的相关知识: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3、多样性:酶的种类很多,大约有4000多种;4、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到40摄氏度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摄氏度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得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物质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互相适应。若因遗传缺陷造成某个酶缺损,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均可导致该酶催化的反应异常,使物质代谢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因此酶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酶活调节

  竞争性抑制作用: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一种酶抑制类型。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的结合部位。这种抑制使Km增大而υ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不仅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Km不变而υmax变小。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的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Km和υmax都变小但υmax/Km不变。

  酸-碱催化:质子转移加速反应的催化作用。

  共价催化:一个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共价键,然后被转移给第二个底物。许多酶催化的基团转移反应都是通过共价方式进行的。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从米门公式和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图解可以看出:酶促反应速度与酶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当底物分子浓度足够时,酶分子越多,底物转化的速度越快。但事实上,当酶浓度很高时,并不保持这种关系,曲线逐渐趋向平缓。根据分析,这可能是高浓度的底物夹带夹带有许多的抑制剂所致。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生化反应中,若酶的浓度为定值,底物的起始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即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所有的酶与底物结合生成中间产物后,即使在增加底物浓度,中间产物浓度也不会增加,酶促反应速度也不增加。

  还可以得出,在底物浓度相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与酶的初始浓度成正比。酶的初始浓度大,其酶促反应速度就大。

  在实际测定中,即使酶浓度足够高,随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并没有因此增加,甚至受到抑制。其原因是:高浓度底物降低了水的有效浓度,降低了分子扩散性,从而降低了酶促反应速度。过量的底物聚集在酶分子上,生成无活性的中间产物,不能释放出酶分子,从而也会降低反应速度。

  (3)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各种酶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度最大。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酶促反应速度可以相应提高1~2倍。不同生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不同。如,动物组织中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微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为25~60℃,但也有例外,如黑曲糖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2~64℃;巨大芽孢杆菌、短乳酸杆菌、产气杆菌等体内的葡萄糖异构酶的最适温度为80℃;枯草杆菌的液化型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85~94℃。可见,一些芽孢杆菌的酶的热稳定性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即降低酶促反应速度。

  最适温度在60℃以下的酶,当温度达到60~80℃时,大部分酶被破坏,发生不可逆变性;当温度接近100℃时,酶的催化作用完全丧失。

  (4)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在最适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大于或小于最适pH,都会降低酶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底物分子和酶分子的带电状态,从而影响酶和底物的结合;②过高或过低的pH都会影响酶的稳定性,进而使酶遭受不可逆破坏。

  (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能激活酶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激活剂种类很多,有①无机阳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铜离子、钙离子等;②无机阴离子,如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盐离子磷酸盐离子等;③有机化合物,如维生素C、半胱氨酸、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许多酶只有当某一种适当的激活剂存在时,才表现出催化活性或强化其催化活性,这称为对酶的激活作用。而有些酶被合成后呈现无活性状态,这种酶称为酶原。它必须经过适当的激活剂激活后才具活性。

  (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能减弱、抑制甚至破坏酶活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它可降低酶促反应速度。酶的抑制剂有重金属离子、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氰酸、氟化物、碘化乙酸、生物碱、染料、对-氯汞苯甲酸、二异丙基氟磷酸、乙二胺四乙酸、表面活性剂等。

  对酶促反应的抑制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与底物结构类似的物质争先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降低酶促反应速度,这种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是可逆性抑制,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最终可解除抑制,恢复酶的活性。与底物结构类似的物质称为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点结合后,底物仍可与酶活性中心结合,但酶不显示活性,这种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是不可逆的,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解除对酶活性的抑制。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点结合的抑制剂,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剂。

  有的物质既可作为一种酶的抑制剂,又可作为另一种酶的激活剂。

  【口腔解剖生理学

  以下哪一肌肉不参与软腭的构成()

  A.腭帆提肌

  B.咽上缩肌

  C.腭帆张肌

  D.腭舌肌

  E.腭垂肌

  【正确答案】

  B

  正确解析:咽缩肌:共有三对,左右相会于正中的结缔组织条索——咽缝上,以最下方依次叠加在上方肌肉上。作用:其肌纤维环绕咽壁,收缩时咽腔缩小。吞咽食物时,各咽缩肌的纤维束自上而下,依次收缩,将食团挤压入食道。

  ①咽上缩肌:分别起自翼突内侧板的内缘下方;颊咽肌缝;下颌舌骨线和舌根侧缘,经咽侧壁达咽后壁。

  ②咽中缩肌:起自舌骨小角茎突舌骨韧带下部和舌骨大角,中部纤维束水平横行,上部纤维束斜形向上遮盖咽上缩肌下部,下部肌纤维束则被咽下缩肌遮盖。

  ③咽下缩肌:最厚的一对,主要起自甲状软骨的斜线后的软骨面,甲状软骨的后缘及其下角,其肌纤维越向上,倾斜度越大,最上方肌纤维束可达颅底。下方的肌纤维束略向下弯曲,呈环状与食道上端的肌层相接,无明显界限。

  【 口腔组织病理学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除外

  A热测引起迟缓痛

  B不定时的自发痛

  C洞内探及穿髓孔

  D叩诊多有不适感

  E有过自发痛病史

  正确答案:B

  正确解析:慢性闭锁性牙髓炎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钝痛。慢性牙髓炎临床上分为三类: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及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又叫作慢性溃疡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称牙髓息肉。

  慢性牙髓炎诊断依据:

  ①长期刺激性痛,X线照片显示尖周已有膜腔增宽、硬板破损;

  ②有自发性痛史;

  ③探诊已穿髓、出血、剧痛;

  ④有深龋或深盲袋或严重牙体慢性损伤。

  (1)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尖锐探针探查深龋洞有穿髓孔,可有中等度探痛;对冷热诊或电诊的反应可迟钝或敏感;叩诊可能有轻度不适。X线片检查可有根尖周牙周膜间隙增宽或硬骨板模糊等改变。

  (2)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发生于青少年的乳、恒磨牙,无自发性痛;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肉芽组织(牙髓息肉)充满龋洞;探诊不痛但易出血。

  (3)慢性闭锁性牙髓炎:龋洞深,探诊不敏感、未露髓;对冷、热诊不敏感或热测引起迟缓痛;叩诊(+)。

  根据各型临床表现可以确诊

  C.洞内探及穿髓孔不是闭锁性牙髓炎表现。

  【口腔内科学】

  乳牙的大面积龋坏,不但会使牙弓长度减小,还会影响颌间高度,为确保乳牙正常宽度和高度,对于多个牙面龋坏的牙齿,应该使用

  A.玻璃离子充填

  B.复合体充填

  C.复合树脂充填

  D.不锈钢全冠修复牙体

  E.舌弓保持器

  【正确答案】

  D

  正确解析:金属成品冠修复:适用于牙体缺损广泛。难以获得抗力形和固位形者;牙颈部龋蚀致窝洞无法制备龈壁者;一个牙同时多个牙面龋坏;釉质发育不全或冠折牙;龋病活跃性强,易发生继发龋者,以及在间隙保持器中做固位体等。优点是牙体制备去除的组织较少,较容易恢复牙冠解剖外形、近远中径和功能,操作简单。缺点是需要操作者用冠钳处理使牙颈部密合,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成品冠薄容易磨损;乳牙牙冠高度不足,外形花蕾状时容易脱落。

  因为目前单纯使用填充已经不能保证维持牙体的正常宽度和高度,使得牙齿容易碎裂

  【口腔修复学】

  为增加金合金瓷金结合力,除了

  A.喷砂

  B.预氧化

  C.除气

  D.超声清洗

  E.电解蚀刻

  【正确答案】

  E

  正确解析:电解蚀刻是抛光作用,常用于金属支架的抛光。降低了金瓷结合力。

  为了获得烤瓷与金属的牢固结合。首先需对金属冠核修复体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可采用物理、机械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以获得洁净表面。再对表面进行极化处理,以利与烤瓷结合。然后放入800"C真空烤瓷炉内排除气体,升温至1100℃后放气,在空气中作预氧化,使金属冠核修复体表面获得致密的氧化膜,以提高烤瓷与金属的 结合力。

  答案应该为E,为增加固位的处理。

  固位不良的修复体:若修复体固位不良,应作以下处理:

  ①粘固面喷砂处理:处理前,冠边缘以胶布保护,用80目石英砂以0.2~0.4MPa压力下喷砂,去除金属表面玷污物。

  ②电解蚀刻,根据不同金属选择相应的酸蚀液体和电流条件,电解蚀刻粘固面。

  ③金属表面激活剂、偶联剂的使用,可改善粘固剂对金属的粘结力。

  【口腔修复学】

  8765|78缺失者,义齿的支点线形式为

  A.直线式

  B.横线式

  C.斜线式

  D.纵线式

  E.平面式

  【正确答案】C

  正确解析:第一类:支点线斜割牙弓,即斜线式。

  第二类:支点线横割牙弓,即横线式。

  第三类:支点线位于牙弓的一侧而成前后方向者,即纵线式。

  第四类:支点线构成多边形,即平面式。

  【口腔颌面外科学

  哪些检查目的在于观察膝状神经节是否受损

  A.味觉检查

  B.听觉检查

  C.泪液检查

  D.有无面瘫

  E.唾液分泌功能

  【正确答案】

  C

  正确解析:因面神经损害的部位不同,除都出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共同症状外,并可出现其他定位症状。

  ⑴茎乳孔或以下的(鼓索分出处远端)部分受损:表现为病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不伴有味觉(舌前2/3)障碍。

  ⑵面神经管中鼓索支和镫骨肌支之间受损:表现为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障碍。

  ⑶面神经管中镫骨肌支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出现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障碍,听觉过敏。

  ⑷膝状神经节处受损: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丧失,除涎腺分泌受抑制外,并有泪液分泌丧失,听觉障碍,鼓膜、耳甲与乳突区域的疼痛。因膝状神经节病变多系带状疱疹病毒所侵害 ,故在神经节纤维的分布区鼓膜、外耳道、耳廓外侧面及耳廓与乳突间可发生疱疹。

  ⑸脑桥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此部位相当于内听道及小脑脑桥角,在该处面神经与听神经一起行走,因此,病损时除周围性面瘫外,尚有耳鸣、听力减退和眩晕;中间神经也一起受损,可有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唾液和泪液分泌减少。小脑脑桥角病变尚可影响三叉神经、小脑脚及小脑,出现同侧面部疼痛或感觉障碍、肢体共济失调及眼球震颤。

  口腔助理医师《答疑周刊》第04期word文档下载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离2024口腔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鸿 儒 口腔助理医师 《口腔解剖生理学》 免费试听
    24口腔实践技能考前最后一课

    穆晓汐老师 06月11日 19:00-21:00

    入口
    24口腔医师《技能冲刺-第五站》病例分析1

    穆晓汐老师 05月14日 19:00-21:30

    入口
    免费资料
    口腔医师 备考资料包
    复习经验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科目特点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