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药物 > 正文

九香虫-药用价值

2012-11-29 18:24 医学教育网
|

主治: 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英文名】 ASPONGOPUS

【别名】屁巴虫、打屁虫

【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至次年3 月前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制法】

九香虫:除去杂质。

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香气。

【性状】本品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 ~2cm,宽约1cm。 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1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咸。

【性味归经】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置木箱内衬以油纸,防潮、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九香虫

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虫。昆虫类壮阳药。始载于明(1590~1596)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产地和性状】本品分布于华东、西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生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冬、春二季捕捉,捕得后放罐内,加酒盖紧,将其闷死,或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本品呈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长1.8~2.2厘米,宽l~1.2厘米,棕红色或棕黑色。头很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呈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5节,第1节较粗,圆筒形,长为第2节之半,其余4节较细长而 扁,第2节长于第3节,二三两节长度比约为4:3至5:3,触角多脱落。背部有翅2对、胸足3对,后足最长,多数脱落。质脆。有特异腥臭,味微咸。

【性味和功能】性温,味咸。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

九香虫 【成分和药理】本品含九香虫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润酸、油酸。其臭气来源于醛或酮。

【应用和禁】,已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①用于胸隔间气滞,脾肾亏损,阳疾。将九香虫 30克(半生半熟)、车前子12克(微妙)、陈皮12克、白术15克、杜仲25克(酥炙)研为细末,炼蜜九,空腹服。②用于胸院胁痛。将九香虫卵克。炙全蝎60克研末,炼密九,日服2次。

阴虚阳亢者慎服。(郑俊华)

【摘自】《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九香虫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其臭味来源于醛或酮,还含蛋白质、甲壳质等。

2.药理作用:九香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作用。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