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基础医学理论 > 医学心理学 > 正文

对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2020-03-06 10:03 医学教育网
|

对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的突出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活动情境而迅速变化。因为他们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又比直率、外露和单纯,只要依据其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护理,易于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因病情需要而必须住院的患儿,最好允许母亲陪护,尤其对乳婴更应这样做。因为他们身患疾病,蒙受着生理的痛苦与折磨,正当需要亲和、依恋和支持的时候,突然连亲人也看不到了,这对他们幼上的心灵容易留下创伤。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乳儿从6个月到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爱。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心理学家认为,人体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天生的需求,有人把这种需求称为“皮肤饥饿”。儿童的皮肤饥饿现象,在家庭中可由父母的搂抱等方式满足。在医院里,护士对他们轻拍、抚摸及搂抱,可使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产生如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

我国当前现实生活中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属的心理支持。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例如,父母对护士不满意可以变成患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亲的倾向性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性,如要某阿姨喂饭;不要某阿姨打针等等往往正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儿童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又善于表达,所以要求儿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机智灵敏,善于从观察到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突然事故发生。儿科护士对儿童要多加鼓励,不要训斥,保护儿童的自尊心,要成为儿童的贴心人。病房应有玩具,护士要带领儿童游戏玩耍。有的国家提倡儿科护士不穿白大衣,穿一些带小花的衣服,以消除儿童病人的恐惧感,博得他们的喜爱。给患儿打针治疗时要利用儿童注意力易被转移及喜欢表扬鼓励等特点,尽量减轻他们的疼痛感。儿科护士应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温暖、体贴、爱护颗颗受创伤的幼小心灵。某医院儿科病房里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个8岁的白血病女患儿离开病房不见了,护士找到后问她到哪里去了,她说:“阿姨,我去看太平间在哪儿,看我死了放的地方。”这句催人泪下的话,说明不能把儿童看成一张白纸,他们也有自我意识和丰富的情感。另外,对于致残儿童,要倍加爱护。他们往往悲伤、恐惧、啼哭或夜里突然惊醒等,护士应经常巡视,给他们讲热爱生活的小故事,讲身残志坚的小榜样,以调动他们的个性积极性。

不同年龄的儿童个性差异极大,其心理特点也很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只能从其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情、目光、体态等)中仔细体会理解。所以,儿科护士是否懂得儿童心理学,应成为考核儿科护士素质的重要内容。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离2024医师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