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 > 乡村医生事迹 > 正文

乡村医生潘东3年为贫困患者减免4万多医药费

2017-03-29 10:49 医学教育网
|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柏林村卫生室80后医生潘东,年纪轻轻已是十里八乡群众眼中的名中医,吸引着河南、陕西等地患者前来求诊。大家对潘东医术赞不绝口的同时,更对他的德行称赞不已。因为,3年来,他为贫困患者减免了4万多元医药费。

今年34岁的潘东出身中医世家。2002年,主修中医的他从4年制中专毕业,来到柏林镇太山村卫生室,跟着大伯做实习医生。在大伯精心指导下,潘东一边行医一边自学,先后完成大学专科、本科自修课程,还考取了执业医师证书。2007年,潘东被聘为柏林镇柏林村卫生室医生。

由于潘东医术高、责任心强,卫生室每天都有几十人来就诊。潘东经常从早上7点半忙到晚上7点才下班。潘东开药时有两个原则,一是价格便宜,二是药效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连河南、陕西等地的许多患者也慕名来找他看病。

潘东有一个小本本,上面记载着前来就诊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的名字。只要名字上了这个小本本,来卫生室看病可以减免费用。这个小本本从2014年3月2日开始记载,目前已经记了30多个名字。

“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饭都没得吃,经常吃‘百家饭’。所以我学医后,回到村里当医生回报乡邻,给他们减轻病痛,而且我现在有能力帮助那些看不起病的村民了。”3年来,潘东共为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4万多元,这些钱全部从他的工资中扣除。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深知农村更需要医药”

潘东的家在张湾区黄龙镇农村,家族里世代都有亲属行医,而且医术高明。“我从小就对医学很感兴趣,患者吃了药就好了,特别有成就感,所以我从小就想做一名药到病除的医生。”潘东说。

2002年,19岁的潘东从4年制中专毕业,来到柏林镇太山村卫生室,跟着大伯做实习医生。太山村山大、沟深,村民居住分散,经常有村民半夜三更敲门,请大伯去家里出诊。每次只要敲门声响起,大伯就背着药箱出门,无论天多晚。

有时候,潘东问大伯,翻山越岭去大山里给人看病,而且几十年都是这样,为的是什么?大伯只简单地说:“因为村里人需要医病。”这句话,潘东牢牢记在心里。

在大伯精心指导下,潘东边行医边自学,先后完成了大学专科、本科自修课程,还考取了执业医师证书。2007年,潘东被聘为柏林镇柏林村卫生室医生。

虽然只有34岁,但潘东“年轻老中医”的名气在当地颇响亮。柏林村卫生室一间10多平方米的诊室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墙壁上挂着10多面患者送的锦旗,看病的人每天都排到诊室大门外。“最多的一天,光中药单子我就开了70多张,还不算西药。”潘东说。

“我们每天中午都是忙到1点多才能吃口饭,然后接着忙,晚上从来没有准时下过班。”柏林村卫生室护士龚靖说。无论多晚,潘东都是看完所有患者才下班。“患者从城区、甚至是从河南、陕西坐好几个小时的车来看病,如果我不给他们看,他们就要住一晚,还要搭上住宿费。我辛苦一点,就能给患者省些钱。”潘东说。

有位柳林乡的患者,每次来看病都拎着一盏灯。“天不亮我就拎着灯出门,等看完病回家就天黑了。”这位患者说,因为住在大山里,要走几个小时,所以必须带着灯。“患者这么辛苦来看病,如果我不好好给他看,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潘东说,“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经常吃‘百家饭’,也深深知道,农村更需要医药。”

“潘医生不仅医术高,还减免了我们3年医药费”

中医世家,又自学了本科,还有丰富的基层行医经验,来看病的患者,都认可潘东的医术。“之前也有患者不认可,觉得我太年轻。”潘东说,一次,来自十堰城区的一位女士走进卫生室一看,觉得潘东太年轻,转身就走了。过了几天,她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就诊。经过几个疗程中药调理,潘东把困扰她10多年的双膝关节炎给治好了。

家住张湾区红卫街办的王女士今年40岁,患失眠症10余年,严重影响生活。经过潘东耐心调理,加上常规的心理疏导,王女士终于睡上安稳觉。

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潘东会随口问几句患者家里的情况。如果患者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没钱看病,潘东就会把患者的名字记在一个小本本上。这个小本本从2014年3月2日开始记录,第一个记的是:胡金凤,柏林村六组,上呼吸道感染,减免医药费327元。目前,这个小本本已记录到第四页,记载的人名有30多个,不仅有柏林村的村民,还有来自房县、郧阳区的患者,减免的医药费最多的500多元,最少的也有几十元。

“这3年,我们一家三口在村里卫生室看病没花一分钱,潘医生都给我们减免了。”张湾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胡金凤告诉记者。

胡金凤7岁时生了一场大病,随后卧床至今,其母亲自小患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法站立,她们母女俩全靠父亲照顾,如今父亲已年过八旬。因为抵抗力差,胡金凤经常感冒,每次都是潘东上门给她治疗。

“潘医生不仅医术高,心肠也好,我只要身体不舒服他就过来给我看,有时一大早来家里给我打针。3年来,我们一家三口看病,他没收过一分钱。”虽然身体不能动弹,但胡金凤的心里有本账。

柏林村七组杨毫旺的名字也在小本本上。73岁的杨毫旺也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女儿远嫁东北,几年才回来一次,他和老伴相依为命。“我去看病,身上没钱,潘医生就说,‘二叔,你先去拿药,钱以后再说’。”杨毫旺说,潘东不仅减免医药费,还经常打电话告诉他怎么吃药。

来自房县的贫困户陈婷婷,心脏有毛病需做手术,因为没钱,打算放弃治疗。潘东得知后,劝她树立信心,并资助其5000元钱。最终,陈婷婷接受了手术。“她现在身体好了,到外地打工去了,过年的时候还回来看我,给我带了些手工艺品。”潘东说。

“有能力就要回报社会,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不仅减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药费,周围村民有时干活受伤了,潘东也是免费包扎。此前,村里有个60多岁的残疾人靠捡拾垃圾为生,有时被马蜂蜇了,潘东都免费治疗。后来生病了,潘东也免费治疗。

“我们村有100多户贫困户,很多人都找潘东看过病,特别是胡金凤一家,潘东给他们看病从不收钱,我们村里都很佩服他。”柏林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兵说,潘东给患者减免的医药费都是从他工资里扣的。

为何要给贫困户减免医药费?潘东说,一件事触动了他。2014年年初,他给一位患者看病,开了100多元钱的药方。这位患者没钱,不准备拿药了。这时,排在后面的一位患者说,“你给他开药,钱我来出”。“晚上我一直在想,我小时候那么穷,都是村民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也应该帮助别人。”从这之后,只要是贫困户来看病,他都减免医药费。据粗略统计,光小本本上记载的名单,潘东3年就减免了4万多元医药费。

在潘东心里,一直还有个梦想,就是能帮助更多的人。前不久,本报报道了西城经济开发区菜农田荣庆连续4年捐款的事后,深深感动了潘东。“我和媳妇说,一个每月收入几百元的菜农都能想到要回报社会,我们更要向他学习。”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免费资料领取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直播课
【直播回放】2021年基础摸底测试
免费直播|2021年基础摸底测试

直播时间:2月1日

主讲老师:俞庆东

针对人群:所有人群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