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王士雯教授

2015-10-22 18:59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王士雯,女,著名老年心血管病学家,1933年1月生,山东峄县人。1949年考入国立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南大医学院改为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同年并入西安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1955年毕业。1984-1986年王士雯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深造(心血管病理),获加州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理博士后证书。作为我国老年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开拓者之一,王士雯在我国老年医学,特别是老年人心脏学和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的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突出贡献,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士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这一老年医学和老年急救学的新的临床综合症。80年代以来,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MOFE的临床特征和定义,建立MOFE的动物模型,找出MOFE的敏感目标,提出MOFE的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分解,包括国内外从未见报道的临床三型;在国际上首先进行了MOFE的流行病学调查,弄清了该病的高危因素,提出了相应群体防治对策;尤其是应用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指导抢救,使其救治成功率上升了一倍以上,挽救众多MOFE患者的生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认为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死亡率100%.她成功地组织抢救4个以上器官衰竭数百例次,甚至有5个器官先后衰竭达9次的患者亦抢救成功。

王士雯成功地进行了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填补了我国老年心脏病方面的空白。她对老年心脏梗塞包括多次(最多5次)的心肌梗塞及其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治疗和康复,以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0多年来成功救治了1000余例次老年和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她撰写了老年人心脏病专著和多篇论文,论述了老年人心肌梗塞和较年轻患者心肌梗塞之异同,在美国麻省总医院进修期间,对864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的冠脉病变及栓塞特征,结合临床心电图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在国际上首先专题论证比较了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黄色人种加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白种人老年心肌梗塞之异同。在日本心脏病学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后,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重视,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由她主持编撰的我国第一部《老年心脏病学》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填补了我国老年心脏病学的空白,受到国内外读者的重视。

30余年来,她亲自成功地对800多例患有冠心病或肺心病老人急症或择期进行脑、胸、腹、泌尿等科大型手术,进行了全面的内科保障。在她的带领和指导下对数千名老年心脏病患者需进行非心脏外科手术成功地进行了内科保障,使病人顺利承受重大手术。

自70年代以来,王士雯先后赴英、美、法、日、德、荷兰、加拿大等国考察老年医学和老年心血管内科发展情况,并撰写和出版了一批我国较早的老年医学论著。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老年医学研究室和军内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所,近年她又在解放军总医院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为我国老年医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和与国际接轨作出了积极贡献。她是我国当前唯一的老年医学博士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术带头人。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老年医学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高级进修生60余人,先后已撰写论文230余篇,主编或参加编著老年医学著作15部。获高层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

1996年王士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她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美国《心血管病理》、美国《心血管生物》、香港《老年医学会杂志》等杂志的副主编和编委。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