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 > 医学万花筒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药理学中国农业大学

2015-03-10 14:50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药理学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健康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健康中心(Seed Health Centr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C-CAU)成立于2007年12月,是经过学校规划论证和正式批准的面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进行种子健康检测的支持服务机构,也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从事种子健康检测的专业性机构。中心以植物病理学系种子病理及杀菌剂药理学研究室为依托,整合校内种子科学和草业科学等相关学科力量,是一个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团队。2010年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并认定为“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被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认定为“种苗健康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本着“健康的种子,健康的作物生产”这一理念,SHC-CAU除了承担常规的种子带菌检测业务外,还主要开展种传镰刀菌(Fusarium spp.)、大豆紫斑病菌(Cercospora kikuchii)、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西瓜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等重要或检疫性种传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有害生物的检测工作。目前中心有专门从事种子健康检测的专、兼职老师和研究人员12人,研究生10余人,可以满足国内种子苗木生产和进出口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检测任务。SHC-CAU成立之初的2008年,接受委托并圆满完成了国内外种子企业委托的共计300余个种子批、1000多项的检测任务,收到好评。

作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种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和亚洲种子健康中心(ASHC)、丹麦国际种子健康中心(DSHC)的成员,SHC-CAU严格执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的操作规程,在不断研究和完善主要作物种传病原物快速、准确、灵敏、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目前已经与丹麦种子健康中心(DSHC)、亚洲种子健康中心(ASHC)、美国农业部外来病害和杂草研究所(Foreign Disease-Weed Science Research Unit, ARS, USDA)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获得了第三届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ed Health i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ISSHAD,2010,Beijing)的承办权。2008年11月,SHC-CAU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种子健康检测高级研习班,吸引了国内近二十家与种子生产及健康检测相关的科研、企事业单位的近百位同行参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培训交流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健康中心的目标是:在国内外同行和朋友们的支持帮助下,通过3-5年的努力,不断充实和发展壮大,努力建设成为我国种子健康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同时进入国际种子健康检测的技术代表性机构行列。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