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十大品牌教育机构!

讨论:小建中汤以治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为主?

讨论:小建中汤以治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为主
该当是阴阳两虚之证.叶天士常用小建中汤治疗脾营虚证或虚劳咳嗽,往往伴见便溏等症状,故治以阴阳双补,观其用药自明.
有曰:“补阳则阴竭,补阴则阳脱,可将以甘药。”柯曰:“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欲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我想是方为阴阳平调之和剂。
我觉得是以补阴为主,临床常见于少女,性格多疑,舌干
我觉得是以补阴为主,临床常见于少女,性格多疑,舌干
病机是阴虚及阳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芍药六两(味酸微寒)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胶饴一升(味甘温)
小建中汤出现在太阳经辨证里面 但实为太阴病所设,太阴病的病机多为阳虚内生寒湿 总的来说方子的整体还是偏热,补阴的药物为芍药 ; 大枣,甘草补中气;芍药的作用有很多,其性不止味酸微寒,还有苦泄的作用,重用芍药的作用不仅为味酸敛不收之脾阴,还有苦泄脾络之邪,所以整个方子的重点并不是补阴补阳,而是酸甘敛阴,缓急止痛,苦泄脾络之邪
aym3344 wrote: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芍药六两(味酸微寒)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胶饴一升(味甘温)
小建中汤出现在太阳经辨证里面 但实为太阴病所设,太阴病的病机多为阳虚内生寒湿 总的来说方子的整体还是偏热,补阴的药物为芍药 ; 大枣,甘草补中气;芍药的作用有很多,其性不止味酸微寒,还有苦泄的作用,重用芍药的作用不仅为味酸敛不收之脾阴,还有苦泄脾络之邪,所以整个方子的重点并不是补阴补阳,而是酸甘敛阴,缓急止痛,苦泄脾络之邪

-------------------------------------------------------------------------------------------------------------------------------------------------------------------------------------------------------楼上同学请详细解释一下芍药苦泄脾络的道理和初处?
并,个人观点:方名建中,即尤以稳固中土为先,桂枝一路以扶助肝木,重用芍药一路以敛而清抑郁躁动伤土的肝风,而缓急止痛。更着眼于调畅肝木。
不差,改用柴胡一路则换成和畅胆木,或者说是更进一步的完善芍药所没有达到的目的。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名医别录》:味酸,微寒,有小毒。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芍药气味苦平,后人妄改圣经,而曰微酸。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凡里虚下利者,多用之以收敛,夫性功可以强辩,气味不可讹传,试将芍药咀嚼,酸味何在?又谓:新产妇人忌用芍药,恐酸敛耳。夫《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坚积疝瘕,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
《本经疏证》:芍药十月生芽,三月放花,破阴寒凝冱而出,乘阳气全盛而荣,故能破阴凝,布阳和。盖阴气结则阳不能入,阴结破则阳气布焉。是布阳和之功,又因破阴凝而成也。

《本草思辨录》:芍药十月生芽,正月出土,夏初开花,花大而荣,正似少阳渐入阳明,故得木气最盛。根外黄内白,则为具木气于土中而土生其金,金主攻利,又气味苦平,故能入脾破血中之气结,又能敛外散之表气以返于里。凡仲圣方用芍药,不越此二义,以此求之方得。

芍药能开阴结。湿痹之骨痹疼烦掣痛,水气之聚水成病,独非阴结耶,皆不用何也?盖芍药外能开营分之结,不能解筋骨间结,内能开下焦肝脾肾之结,不能开上焦心肺之结也。何以故?夫外而营分,内而肝脾肾,皆血所常流行宿止者也。芍药璀璨之色,馥郁之气,与血中之气相宜,不与水谷之气为伍,则能治血分之阴气结,不能治雾露水谷之阴气结,故湿痹水气虽为阴结,非芍药所能开也。然则血瘀岂非阴结之尤者,而有用有不用,其义何居?盖芍药能治血之定,不能治血之动,(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救逆汤柏叶汤黄土汤赤小豆当归散泻心汤旋覆花汤虽为血分之病乃因阳气逼逐而然不关阴结故不用)能治血中气结,不能治血结。(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下瘀血汤大黄甘遂汤磐石丸红蓝花酒等证皆为血结非血中之气结故不用)辨此之法,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不濡为血病,不煦为气病。是以芍药所主之血证,多拘急腹痛也。

实在太多了 怕你也看不过来 找几个了解了解知道有这么个作用就中
aym3344 wrote:
...............重用芍药的作用不仅为味酸敛不收之脾阴,还有苦泄脾络之邪,所以整个方子的重点并不是补阴补阳,而是酸甘敛阴,缓急止痛,苦泄脾络之邪

此言与临床合。如zhangdog版主所述医案:肝藏失调,侵脾则腹痛,侮肺则干咳,病从内生,非外感客邪之比,是宜内和藏气,不当外夺卫气者也。但脉弱而数,形瘦色槁,上热下寒,根本已漓,恐难全愈。
归身 白芍 炙草 茯苓 桂枝 饴糖(《静香楼医案》)
以愚看来,小建中汤,其功用实为芍药,而非单纯以饴糖补虚也。其总的病机,恒为肝脾失调。然此肝脾失调,又有自身之特色,即肝之用急,而兼脾之气阴匮乏也。故,此类疾患往往有腹痛之见。
以下转帖 ,写的很好,能回答大家的问题
东汉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一共载有三个建中汤。即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由饴糖18g、人参9g、蜀椒3g、干姜6g组成;小建中汤由桂枝、生姜各9g,白芍18g,大枣12g,饴糖30g,炙甘草6g组成;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即为黄芪建中汤。
建中,就是建立中焦脾胃之气。脾胃之气有二:一为脾胃之阳气,一为脾胃之阴气。脾胃之阳气虚,则阴气盛;脾胃之阴气虚,则阳气旺。两者均可导致脾胃运纳失常,气机受阻,升降倒置。因此,谈建中,必分阴阳二气。上述三个建中汤,是建立脾胃之阳气,还是脾胃之阴气呢?笔者认为,大建中汤是建立脾胃之阳气,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既建立脾胃之阳气,又建立脾胃之阴气,只是以前者为主而已。何以言之?从上述方剂之组成来看,大建中汤乃纯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方剂;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虽然都以甘温为主,皆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但由于方内有甘酸之药,所以尚有补益脾胃阴气之作用。
既然上述三方都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效用,为何仲景不只出一方,而要出三个方呢?这是由于脾胃阳虚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的缘故。可以这样说:大建中汤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力比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均强。因为大建中汤是仲景专为中阳虚弱、阴寒内盛而上逆所致的“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满,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和因此而虫动者设,所以方中重用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为主;人参甘温扶正,干姜辛温,温中散寒,和胃止呕为辅;更用辛热之蜀椒者,走串上下,逐寒温胃,杀虫止痛,又牵制饴糖之甘腻也。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亦属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但由于方中有白芍之酸苦微寒,故温中散寒之力,则不如大建中汤。所以然者,以白芍补阴而碍补阳也。因为如此,故仲景温阳,往往不用白芍,如桂枝去芍药汤、桂枝附子汤、苓桂术甘汤等,即是。
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何以要用白芍,而且剂量还要比桂枝汤中之白芍加大一倍呢?分析一下它们主治的病证,即可明白。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此言少阳发病之期,木火内盛,心脾气血不足,故用小建中汤之甘温建中,甘酸微苦寒以泻木邪。“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小建中汤主之。”为少阳兼里虚寒,且以里虚寒为主,故《伤寒杂病论》用上方,取甘温补中,甘酸缓急止痛,兼理少阳。“产后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此乃产后血虚,脾胃阳气不足。因此,仲景用小建中汤之甘温以补虚祛寒,甘酸缓急止痛,滋阴益血。“虚劳里急,悸,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为阴阳俱虚,寒热错杂之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阳虚,中焦虚寒,故里急腹中痛;阴虚不涵阳,虚阳上犯,或外越,故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心悸;阳不摄阴则失精;阴阳两虚,不能温养四肢,故四肢痠痛。阴阳两虚所以用小建中汤者,补后天以生化气血也。
黄芪建中汤之主治,与小建中汤相同,只是偏重于补气而已。因此,其主治应尚有短气、自汗、身重、脉大而弱等。
由上可知,上二方多用白芍,其意有三:一为清泻木邪;二为缓急止痛;三为滋阴益血。
因为上述二方偏于温补阳气,所以笔者认为,它们治“虚劳,诸不足”是有条件的。“虚劳,诸不足”,即阴阳气血俱虚。若以阴虚为主,用上方,必甘温助阳而加重阴虚。只有阴阳气血俱虚而偏于阳虚、气虚者,上二方才切合病情。
必须说明,阴阳气血俱虚而脾胃不虚者,既可使用上述两方,也可使用直补所病脏腑阴阳气血之方剂。但是,脾胃虚弱,特别是脾胃阳虚偏重者,必用上两方。否则,不补脾胃,但补它脏,尤其是补阴,则于脾胃阳虚不利。
《内经》云:“劳则温之”,《伤寒杂病论》准此而立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以疗虚损诸疾。因为虚损大多阴阳俱虚,气血津液皆亏,脏腑不足,但补阳,则伤阴;只滋阴,则伤阳。用建立中州而灌四旁之上二方,则无弊矣!
孙思邈认为,上二方,尤其是黄芪建中汤,益气之力有余,若用于产后营血内虚而“腹中刺痛,呼吸气少,或少腹急痛,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之证,则补血之力不足,遂将上方化裁为当归建中汤治之。李东垣继承而发展之,云:“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转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也。”由于他强调脾胃之升降,尤其重视升发之气,所以,在上述二方之影响下,创制了补中益气汤和升阳益胃汤,以垂后世。叶天士认为,东垣之说,偏重于补阳气,忽视补益胃阴,于是在仲景麦门冬汤的启发下,特提出了“阳明阳土,得阴自安”和“偏恶则燥”的学术见解。准此,他将麦门冬、扁豆、玉竹、沙参、桑叶、生甘草等组成一方,名益胃汤,专治胃之阴津不足之证。这是叶氏学习领会仲景法而独出心裁之处,也是我们应重点学习的地方。
叶家老汉论的好。让人佩服。
aym3344 wrote: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名医别录》:味酸,微寒,有小毒。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芍药气味苦平,后人妄改圣经,而曰微酸。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凡里虚下利者,多用之以收敛,夫性功可以强辩,气味不可讹传,试将芍药咀嚼,酸味何在?又谓:新产妇人忌用芍药,恐酸敛耳。夫《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坚积疝瘕,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
《本经疏证》:芍药十月生芽,三月放花,破阴寒凝冱而出,乘阳气全盛而荣,故能破阴凝,布阳和。盖阴气结则阳不能入,阴结破则阳气布焉。是布阳和之功,又因破阴凝而成也。

《本草思辨录》:芍药十月生芽,正月出土,夏初开花,花大而荣,正似少阳渐入阳明,故得木气最盛。根外黄内白,则为具木气于土中而土生其金,金主攻利,又气味苦平,故能入脾破血中之气结,又能敛外散之表气以返于里。凡仲圣方用芍药,不越此二义,以此求之方得。

芍药能开阴结。湿痹之骨痹疼烦掣痛,水气之聚水成病,独非阴结耶,皆不用何也?盖芍药外能开营分之结,不能解筋骨间结,内能开下焦肝脾肾之结,不能开上焦心肺之结也。何以故?夫外而营分,内而肝脾肾,皆血所常流行宿止者也。芍药璀璨之色,馥郁之气,与血中之气相宜,不与水谷之气为伍,则能治血分之阴气结,不能治雾露水谷之阴气结,故湿痹水气虽为阴结,非芍药所能开也。然则血瘀岂非阴结之尤者,而有用有不用,其义何居?盖芍药能治血之定,不能治血之动,(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救逆汤柏叶汤黄土汤赤小豆当归散泻心汤旋覆花汤虽为血分之病乃因阳气逼逐而然不关阴结故不用)能治血中气结,不能治血结。(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下瘀血汤大黄甘遂汤磐石丸红蓝花酒等证皆为血结非血中之气结故不用)辨此之法,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不濡为血病,不煦为气病。是以芍药所主之血证,多拘急腹痛也。

实在太多了 怕你也看不过来 找几个了解了解知道有这么个作用就中

----------------------------------------------------------------------------
很佩服楼上的知识。刚打药房拿一片尝尝,确实苦味比较明显。而酸味或有或无之间并不明显。
茅塞顿开……
谢谢啊,各位!!!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