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理论 > 针灸推拿 > 腧穴 > 正文

针灸穴位之常用耳穴

2009-03-09 13:28 医学教育网
|

  1.口

  取穴:位于耳甲腔,紧靠外耳门后壁。

  作用:戒烟、减肥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2.心

  取穴:位于耳甲腔正中央凹陷处。

  作用:预防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减肥和预防竞技综合症。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3.肺

  取穴:耳甲腔,心穴的上下和后方呈马蹄形区。

  作用:预防哮喘、感冒及戒烟等。

  操作:(1)针法:肺区范围较大,应找出反应点后,进针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4.内分泌(现作“屏间”)

  取穴: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作用:预防胆石病、减肥及治疗性功能障碍。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5.胃

  取穴:耳轮脚消失处。

  作用:减肥、戒酒。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6.十二指肠

  取穴:耳轮脚上方外1/3处。

  作用:预防胆石病。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7.肝

  取穴:胃和十二指肠穴的后方。

  作用:预防胆石病、白内障、肝炎、近视眼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8.脾

  取穴:肝穴下方,耳甲腔外上方。

  作用:减肥、戒酒及预防消化不良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9.皮质下(现作“脑”)

  取穴:对耳屏内侧面。

  作用:减肥、戒烟、戒酒、缓解疲劳。预防输血输液反应及竞技综合症、药物毒性反应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0.肾

  取穴: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耳轮脚上方中 1/3处)之直上方。

  作用:强身防老、预防疲劳及治疗性功能紊乱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1.大肠

  取穴:耳轮脚上方1/3处,位于耳甲艇。

  作用:减肥、预防消化道疾病。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2.平喘(现作“对屏尖”)

  取穴:对耳屏尖端。

  作用:预防哮喘、支气管炎及腮腺炎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3.饥点

  取穴:耳屏前面中点(即外鼻穴)之下方。

  作用:减肥。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4.肾上腺(现作“下屏尖”)

  取穴: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作用:预防哮喘、感冒、疟疾及输血输液反应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5.神门

  取穴: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三角窝的外1/3。

  作用:戒烟、戒酒、减肥,预防输血输液反应及休克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6.交感

  取穴: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作用:戒烟、减肥、预防输血输液反应及休克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7.子宫(现作“角窝”)

  取穴:三角窝内,近耳轮的中点凹陷之处。

  作用:预防产后出血、痛经等。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8.风溪

  取穴:将耳舟分为5等分,在第一等分(指)与第二等分(腕)之间。

  作用:预防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及哮喘发作。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19.升压点(现作“切迹下”)

  取穴:屏间切迹下方。

  作用:预防休克。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

  20.目1

  取穴:屏间切迹外前下方。

  作用:预防近视眼、白内障等。

  操作: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21.目2

  取穴:屏间切迹外后下方。

  作用:同目1。

  操作: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22.腮腺

  取穴:对耳屏尖角(若尖角不显,则取对耳屏边缘之中点)内侧。

  作用:预防腮腺炎。

  操作: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23.眼

  取穴:在耳垂5区。

  作用:预防急性结膜炎、近视眼及白内障等。

  操作:(1)刺血:以粗毫针或细三棱针点刺,并挤出血数滴。(2)针法: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3)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24.扁桃体

  取穴:耳垂8区正中。

  作用:预防扁桃体炎。

  操作:(1)针法:针刺至耳软骨,留针20~30min。(2)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

  25.耳尖

  取穴: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轮上面尖端处。

  作用:预防腮腺炎、结膜炎等。

  操作:刺血:以粗毫针或细三棱针点刺,并挤出血数滴。

  26.降压沟

  取穴:在对耳轮上下脚的年廓背面呈“Y”形的凹沟,位于耳背。

  作用:预防高血压、中风等。

  操作:(1)压丸:用王不留行、磁珠等贴压。(2)埋针:以揿钉状皮内针埋藏。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2024中西医摸底测试解析

    2月29日 19:30-21:00

    详情
    2024公卫摸底测试解析

    3月1日 19:30-21:00

    详情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