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医学题库】全新升级!学习做题新体验!
书 店 直 播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yaoshi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执业药师考试 > 辅导精华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综合技能(十一)

2008-06-05 13:46 医学教育网
|
报名指导 打卡学习 2024年课程

  ☆ ☆☆☆☆考点121:中成药的贮存和养护

  1.丸剂

  (1)蜜丸: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蜜丸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霉生虫。一般应贮存于干燥处,应防潮、防霉变、虫蛀,密闭,注意包装完好。

  (2)水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霉变、虫蛀、松碎等。宜置于干燥密封处。

  (3)糊丸:若吸潮变软后则易发霉、虫蛀,宜干燥密封保存。浓缩丸、微丸亦可同水丸、糊丸一样保管养护。

  2.散剂:吸湿性与风化性较显著,故须充分干燥,包装防潮性能要好。

  3.片剂: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粘结、霉变等,发现上述现象不能使用。

  4.膏剂

  (1)煎膏剂(膏滋):若保管不当,可出现结皮、霉变、发酵、变酸、糖晶析出等现象,而不宜药用。煎膏剂应密封,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2)膏药:若贮存日久,有效成分易散失;贮存环境过热,膏药容易渗过纸或布外;贮存环境过冷或吸湿,黏性亦降低,贴时容易脱落。故宜贮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处贮存。

  (3)软膏(油膏):受热后即易熔化,质地变稀薄,会出现外溢现象。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贮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5.合剂:成分复杂,久贮容易变质。置于阴凉处保存。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6.颗粒剂:极易受潮结块、发霉。颗粒剂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7.胶囊剂:容易吸收水分,轻者可膨胀,胶囊表面浑浊,严重时可长霉、黏连,甚至软化、破裂。胶囊遇热易软化、黏连,故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过于干燥又易脆裂。故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8.糖浆剂:其水溶液易被真菌、酵母菌等所污染,使糖浆被分解而酸败、浑浊。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含蔗糖量最好为60%(g/ml),近于饱和溶液。盛装容器为棕色瓶,灌装后密封,贮于室内阴凉处。

  9.注射剂(针剂):易受到光、热影响,因此应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遮光,防冻结,防高热等。注射剂除应遮光贮藏外,还应按规定的条件贮藏。

  10.胶剂:在温度过高或受潮时,会发软发黏,甚者会黏连成团,有时发霉变质。胶剂宜密闭贮藏,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

  11.酒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12.露剂:水溶液内的挥发性物质易于散发,使香味走失,降低疗效,同时也容易生霉和发生大量的絮状沉淀而变质。露剂应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13.栓剂:栓剂的基质是可可豆油或甘油明胶一类低熔点的物质,遇热容易软化变形。当空气中湿度过低时,它又会析出水分而干化。故在贮藏中,应以 蜡纸、锡纸包裹,放于纸盒内或装于塑料或玻璃瓶中,注意不要挤压,以免互相接触发生黏连或变形。宜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以下密闭 保存,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

  ☆ ☆☆考点122: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

  1.应用安全

  (1)根据古今资料和临床长期使用证明其安全性大。

  (2)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不含毒性药物,重金属限量不超过国内或国际公认标准。

  (3)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剂量用药时,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虽有反应也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4)用药前后不需要特殊检查、诊断。

  (5)不易引起依赖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无潜在毒性,不易蓄积中毒。

  (6)处方中不含有大毒、麻醉、作用峻烈及可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味。

  2.疗效确切

  (1)处方合理,功能主治明确,使用者易根据自己症状选择。

  (2)治疗期间不需要经常调整剂量,不需医师辨证和检查。

  (3)经常使用不会引起疗效降低或引起耐药性。

  3.质量稳定

  (1)有完善的质量标准,质量可控。

  (2)制剂稳定,在有效期限内,于一般贮藏条件下,较长时间不会出现变质或影响疗效。

  (3)包装严密,有效期限及生产批号明确。

  4.使用方便

  (1)外包装明确标出贮藏条件、有效期限、生产批号和生产厂家。

  (2)包装内有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药品说明书”,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贮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

  (3)对成人、儿童等不同使用者,说明每日总剂量和每次分剂量,易于掌握。并写明注意事项。

  (4)明确标示药物禁忌、饮食忌宜、妊娠禁忌等。

  ☆ ☆☆☆考点123: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分类

  1999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其中西药为165种,并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划分为23类;中成药160 个品种(每个品种含有不同剂型),并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划分为7科,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和皮肤 科。 2001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中确定其中西药88个,中成药106个,共194个药品为乙类非处方药。

  2002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三批、第四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一)。第三批目录其中化学制剂47个(甲类31个,乙类16个), 中成药361个(甲类280个,乙类81个)。第四批目录(一)其中化学制剂107个(甲类59个,乙类48个),中成药196个(甲类142个,乙类 54个)。2003年1月公布了第四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二),其中化学药制剂51个(甲类24个,乙类27个),中成药249个(甲类192个,乙类 57个)。

  ☆ ☆☆☆☆考点124: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感冒用药

  1.荆防颗粒(冲剂)、合剂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2.扑感片

  功能主治:辛温解表,疏散风寒。用于风寒型感冒、流感所引起的头痛身酸,恶寒发热,喷嚏,流涕,咳痰稀白。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机械操作等工作者禁用。

  3.伤风感冒颗粒(冲剂)

  功能主治:散风寒,发微汗。用于伤风流涕,咳嗽头痛。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4.风热感冒颗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5.桑菊感冒片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6.柴胡口服液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用于风热感冒发热。

  7.双黄连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8.建曲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寒热头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

  9.香石双解袋泡剂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解毒除湿,通腑泻热。因夏令感冒表寒里热所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口干咽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胀、腹泻、恶心、腹痛,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10.午时茶颗粒、袋装茶

  功能主治:解表和胃。用于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内有食积,或伴有呕吐、泄泻。

  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慎用。

  11.参苏丸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体弱感冒,气短乏力,怕冷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恶心。

  12.荆防败毒丸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发表解肌。用于流行性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

  13.感冒灵颗粒(冲剂)、胶囊

  功能主治: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溃疡、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慎用;本品含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14.感特灵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咳嗽,流清涕,头痛目眩。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溃疡、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 肥大等患者慎用;本品含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 等。

  15.贯防感冒片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止痛。用于感冒初起,发热恶寒,鼻塞流涕。

  16.维C银翘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17.板蓝根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 ☆☆☆☆考点125: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咳嗽类药

  1.半夏止咳糖浆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注意事项: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恶寒发热。高血压、心脏病严重患者慎用;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风热咳嗽胶囊

  功能主治:祛风解热,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鼻塞流涕,发热头昏,咽干舌燥。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应停药。

  3.复方枇杷叶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咯痰不爽。

  注意事项:适用于风热咳嗽;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儿童、老人、孕妇、糖尿病患者、体质虚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4.芒果止咳片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多痰。

  注意事项:新生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5.二母宁嗽丸、颗粒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痰涎壅盛者禁用;糖尿病患者服用前应向医师咨询。

  6.通宣理肺丸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咳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注意事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养阴清肺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8.百合固金丸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9.苏子降气丸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用于痰多色白,咳嗽喘促,气短胸闷,动则加剧。

  注意事项:阴虚燥咳者忌服。

  10.止嗽定喘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肺热,平喘咳。用于发热口渴,咳嗽痰黄,喘促,胸闷。

  注意事项:虚喘者忌用;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1.秋梨润肺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黏,口燥咽干。

  ☆ ☆☆☆☆考点126: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中暑类药

  中暑临床表现为身热,头晕,大渴引饮,饮不解渴,咽痛喉燥,小便短赤;或是身热,胸闷,头晕胀,渴不多饮,恶心,吐泻等证候表现。

  症状较严重者;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等慢性疾病者发生中暑;服药后无缓解:儿童、老年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中暑患者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行诊治……

  1.复方草豆蔻酊

  功能主治:驱风健胃。芳香矫味药。

  注意事项:适用于暑湿吐泻偏寒者;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禁用。

  2.六一散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3.砂仁驱风油

  功能主治: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伤风鼻塞,头晕头痛,中暑,风湿骨痛,神经痛,蚊虫咬伤。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4.广东凉茶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孕妇慎用。

  5.藿香正气水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注意事项: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酒精过敏者慎用;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不良反应:有报道服用藿香正气水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等。

  6.六合定中丸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7.清凉油

  功能主治: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

  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眼睛、外阴等皮肤黏膜及破损处禁用。

  8.十滴水

  功能主治:健胃,驱风。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孕妇忌服。

  9.清凉含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用于受暑受热,口渴恶心,烦闷头昏,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10.仁丹

  功能主治:清暑开窍。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 ☆☆☆☆考点12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伤食类药

  1.保和颗粒(冲剂)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2.复方鸡内金片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用于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

  3.山楂调中丸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和胃。用于内积食滞,不思饮食,伤食作泄。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急性肠炎腹泻;孕妇忌服,糖尿病患者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4.大山楂丸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服。

  5.和中理脾丸

  功能主治:理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引起的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不调。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诊断明确的萎缩性胃炎。

  6.香砂枳术丸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行气消胀。用于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大便不畅。

  7.木香顺气丸、颗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8.神曲茶(六曲茶)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健胃消食。用于风寒感冒,伤食腹痛。

  ☆ ☆☆☆☆考点128:常用非处方中成药-胃脘痛类药

  1.宝宝乐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丹桂香颗粒

  功能主治:益气温胃,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脾胃虚寒、寒凝血瘀证,症见胃脘痞满,疼痛,嗳气,腹胀。

  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忌服;妊娠和月经过多,及有自发出血倾向者,有热证或阴虚火旺证者慎用。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胃脘不适,一般可自行缓解。

  3.复方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疏气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胃脘胀痛,胸胁痛,月经痛。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脾胃阳虚;孕妇慎用。

  4.胃复宁胶囊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止痛,制酸。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心脏病心慌心动过速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胃疡灵颗粒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缓急止痛。用于脘腹胀痛,喜温,喜按,食少,乏力;适用于慢性胃炎有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肝肾阴虚;胃部灼热,口苦反酸者忌用;孕妇慎用。

  6.左金胶囊

  功能主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

  7.香砂养胃丸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注意事项: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药。

  8.温胃舒胶囊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

  注意事项:胃大出血时忌用;孕妇忌用;糖尿病患者或胃脘灼热痛证、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9.胃得安片、胶囊

  功能主治:和胃止痛。用于胃痛,胃酸偏多者。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剧烈胃痛、呕吐、黑便者;孕妇慎用;急症胃痛及溃疡病活动期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0.六味安消散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痛经。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久病体虚的胃痛患者;小儿及孕妇忌服;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浮肿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1.胃苏颗粒

  功能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胃脘胀痛。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勿恼怒。

  ☆ ☆☆☆考点129: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泄泻类药

  1.补脾益肠丸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证。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胃肠实热、感冒发热者慎用。

  2.固本益肠片

  功能主治: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所致慢性泄泻。

  注意事项: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3.葛根芩连片

  功能主治: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注意事项: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治疗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紊乱病人疗效欠佳。

  4.香连片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黏。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考点130: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便秘类药

  1.便秘通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虚性便秘,尤其是脾虚及脾肾两虚型便秘患者。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用后有口干现象。

  2.龙荟丸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糖尿病患者慎用。

  3.麻仁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年老体虚者不宜久服。

  4.麻仁润肠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严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排便困难等忌用;月经期慎用;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

  5.五仁润肠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体弱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大便干燥如羊屎,难排出者,在医师指导下,可增加药量。

  6.苁蓉通便口服液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服用本药出现大便稀溏时应立即停服。

[网络转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执业药师公众号

距2024年执业药师考试还有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执业药师 《药二》基础学习班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2024年[大咖领学]免费公开课

    主讲:钱韵文等 6.3-6.13 19:00起

    预告
    VIP讲师亲授4科冲刺计划

    主讲:汤以恒等 6.12 19:00-21:30

    预告
    免费资料
    执业药师 备考资料包
    记忆口诀
    学习计划
    模拟试卷
    教材变动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