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

2020-06-18 10:16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技能准考证打印>> 技能冲刺干货>> 技能成绩查分>>

关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的内容,相信很多考生近期都在关注,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总结了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讲述成人ITP,好发于青年女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因素

血小板抗原结构改变,导致自身抗体产生,与抗体或补体相结合的血小板易破坏而缩短寿命。

2.肝、脾对血小板的清除作用加强 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也是破坏的主要场所。

3.雌激素的作用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临床表现

成人ITP—般起病隐匿,多数出血较轻,但可因感染而突然加重,少数出血较重,除有皮肤、黏膜出血外,还可有内脏出血。

女性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失血性贫血。病情反复发作,甚至迁延数年,未见自行缓解者。

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检查 血小板计数减少。

2.出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均正常。

3.骨髓象 巨核细胞数量增加,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幼稚型增加,产板型减少。

4.血小板相关抗体 多数阳性。

诊断

(1)至少2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

(2)脾脏一般不增大。

(3)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4)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

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避免应用减少血小板数量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严重血小板减少是指<(10~20)×109/L,应予紧急处理。

[讲义编号NODE70889500040100000110:针对本讲义提问]  2.一般ITP的处理

(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

以泼尼松效果较好,每天用量初为1mg/(kg.d)。

其作用机制为:

①可减少血小板抗体的生成;

②降低毛细血管脆性;

③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2)脾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作用机制:

①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

②去除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

脾切除的禁忌证

①患有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②妊娠期;

③年龄小于6岁者(学龄前儿童)。

(3)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药物为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一般不做首选治疗。

其应用指征:

》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效果不佳;

》不能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治疗者;

》初治后数月或数年复发者。

(4)其他:达那唑

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

视频课程的精讲建议大家购买课程后去学习,冲刺**班课程>>

冲刺**

以上关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栏目!

〖医学教育网整理,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