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药物 > 正文

姜黄素理化性质

2012-08-01 17:22 医学教育网
|

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溶液,在碱性时呈红褐色,在中性、酸性时呈黄色。对还原剂的稳定性较强,着色性强(不是对蛋白质),一经着色后就不易退色,但对光、热、铁离子敏感,耐光性、耐热性、耐铁离子性较差。

由于姜黄素分子两端具有两个羟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电子云偏离的共轭效应,所以当PH大于8时,姜黄素会由黄变红。现代化学利用此性能将其作为酸碱指示剂。而在科学知识匮乏的古代,一些巫师却利用这个现象来欺骗大众表演捉鬼把戏骗人钱财:他们首先采用姜黄水(含姜黄素)来浸泡黄色的草纸,待草纸干燥后备用。在道场上表演捉鬼时,用木剑左砍右砍,此时砍在纸上没有反应。到表演高潮时,画一道符,烧了之后丢入一碗水中,将此草木灰水(碱性)涂抹在剑上,挥剑砍去,草纸上的姜黄素遇到了碱水,立即显示出一道类似于血迹的红色。于是巫师就说把鬼砍死了……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