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中成药 > 正文

脉络宁注射液临床应用

2012-09-13 17:15 医学教育网
|

1.闭塞性周围血管病:本组16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例,血栓性静脉炎24例,脑血栓形成13例,急性动脉血栓形成3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急性动脉血栓形成3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以静脉采血分别作治疗前后对照以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流、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计算红细胞电泳率和血小板电泳率测定(按上海第一医学院方法)、血浆PGE、PGF、血浆cAMP、cGMP、血小板5-HT含量测定、血小板聚集试验、T淋巴细胞亚型观察。结果:血液粘度与血细胞数、血流、红细胞电泳率、血小板电泳率经脉络宁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获得改善。表明脉络宁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表面电荷,降低血细胞聚集力。体外试验证明,脉络宁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聚集过程中释放的5-HT都具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结合;临床该药使用后患者局部炎症灶的收敛,疼痛消失,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凝集和内源性5-HT释放有关。此外应用脉络宁后,患者血浆中PGF/PGE的比值与cGMP/cAMP比值的增高,Tc细胞的增多,Tr细胞、Null细胞的减少,似乎还表明脉络宁尚可能有调整某些激素和第二信使的比例和改善免疫功能的功用。

又有报道,用本方脉络宁10-20ml加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疗程10-14日。一般用2-3个疗程,必要时可增加至4-5个疗程。每个疗程可相隔3-5日,亦可连续使用。治疗血栓病282例。其中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MLN治疗组157例,男153例,女4例;20-40岁占85.35%。诊断均按1983年全国周围血管病研究座谈会所订标准。另设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1组24例,阿魏酸钠对照2组14例,均为男性;年龄均与MLN治疗组相似。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后遗症患者共73例,21-50岁者60例,占82.19%。诊断标准同前。③脑血栓形成(CT)及其后遗症患者共52例,平均年龄56±1.27岁。诊断按1978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另设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35冽,诊断标准同上。TAO、DVT疗效标准均按1983年全国座谈会所订。结果:①TAO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76例,占48.4%;显效72例,占45.9%;好转5例,占3.2%;无效4例,占2.6%;总有效率为97.5%。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66.6%,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1.5%。治疗组获得随访77例,随访时间1年以上至4年以上,优良率71.5%。②下肢DVT疗效:临床治愈48例;占65.8%;显效13例,占I7.8%;进步12例,占16.4%;总有效率为100%。远期疗效优良级占随访例数的78.1%。③CT疗效;治疗组基本治愈8例,占15.4%;显效15例,占28.8%;进步23例,占44.2%;无效6例,占11.5%;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35例,基本治愈7例,占20%;显效17例,占48.6%;进步7例,占20%;无效4例,占11.4%;总有效率为88.6%。随访40例,随访时间最长6年,结果恢复工作者23例,生活自理者9例,共占80%。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脉络宁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纤溶活性,改善血液粘滞性和高凝状态,有抗凝与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

2.硬皮病:用本方脉络宁2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儿童酌减。14日为1疗程。治疗硬皮病30例,女23例,男7例;年龄7-58岁;病程半年至8年。结果:显效(皮肤基本变软,无明显萎缩,内脏功能及化验检查显著好转)21例(70%);有效(上述项目有一定好转)6例(20%);无效(病情无变化或加重)3例(1O%);总有效率90%。

3.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用本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30例,男118例,女12例;年龄41-83岁;病程20小时至3日。对照组77例,男64例,女13例;年龄42-80岁;病程16小时至4日。全部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诊断标准。治疗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南京金陵制药厂生产,批号(85)1776-1)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或706代血浆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停5日再用下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1.0g加入5%葡萄糖250ml或706代血浆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停5日再用下1个疗程。每日记录症状、体征变化,2个疗程结束后复查头颅CT、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评定疗效。疗效标准:经头颅CT检查缺血病灶基本消失,症状及体征消失为临床治愈;缺血病灶缩小面积占原1/2以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为显效;缺血病灶缩小1/3-1/2,症状与体征好转为有效;缺血病灶无变化,症状与体征无改善为无效。脉络宁组治愈83例(63.8%),显效31例(23.8%),有效10例(7.7%),无效6例(4.6%),总有效124例(95.4%)。胞二磷胆碱组77例,治愈37例(48.1%),显效22例(28.6%),有效7例(9.1%),无效11例(14.3%),总有效66例(85.7%)。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