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儿童晕车-预防措施

2012-11-09 11:57 医学教育网
|

宝宝晕车,怎么办

晕车不只是大人的“专利”,有的宝宝也会晕车,有时还晕得挺厉害的呢!看到宝宝那么小,就要遭受晕车的罪,妈妈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宝宝不晕车?

晕车有原因

原因1:视觉引起

宝宝看到车外的东西的时候,由于车外静止的东西和车发生一个相对运动,则相对运动越快,宝宝发生晕车的机会就会越多。此晕车症状比较轻。

原因2:前庭平衡系统所导致

这是大多数宝宝晕车的主要原因。由于宝宝的前庭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够完善,如果行驶中的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前庭器官的兴奋性增高,引起宝宝晕车。一旦是这种原因所导致的晕车,一般来说,要比大人严重,也比较普遍。但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其前庭功能逐步完善,晕车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至消失。

经验分享区

看看妈妈们都有些什么招儿让宝宝远离晕车吧!

坐车前给宝宝嘴里含点酸的东西,例如话梅之类的。但要注意哦,最好是没有话梅核的。以免宝宝被卡在喉咙。我一般是用这个方法的,有点效果哦! ——乐乐妈

我有三个土方法。第一,上车前在宝宝肚脐处贴片生姜;第二:在车上让宝宝闻鲜橘子皮;第三,宝宝一旦晕车时适当地按压宝宝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宝宝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效果都很不错哦! ——吟吟妈

有一种专门针对小儿晕车的贴剂,把它一分为二,坐车前分别贴在宝宝的耳朵后面,很有效果,值得一试。药店里面都有卖的。——冉冉妈

在宝宝上车前,将风油精搽于宝宝太阳穴,或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效果也不错! ——翔翔妈

告别晕车

相信只要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宝宝做到以下细则,宝宝就会逐步远离晕车,直至告别晕车!

1.出门带宝宝乘坐公交车时尽量选择前排位置。因为前排相对比较平稳,没有后排颠簸得那么厉害,且车身的移动与车辆行进方向不同,不太容易导致晕车的发生。

2.坐车时,引导宝宝注视车窗前方较远处的风景,不要看两旁快速移动的物体。

3.坐出租车或私家车时,可以适当打开车窗,保持车内空气清新,且避免在车内吸烟,或携带气味较重的食品。可以使用空调来调节车内空气,但不要让车内温度太高。

4.设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给宝宝拿玩具玩(私家车可以在车内悬挂玩具或播放舒缓的音乐等)、给宝宝讲故事等。但不要让宝宝在车内看书,那样更容易晕车。

5.坐车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太过油腻,但也不应空腹,以防加重晕车症状。

6.平时多让宝宝做一些加强前庭功能的锻炼。小宝宝可以抱着在原地慢慢旋转,注意不要摇晃太厉害,以免损伤脑子;年龄稍大的宝宝可以带他玩滑滑梯、荡秋千、旋转马等游戏。

如何应对

为什么会发生晕车晕船呢?这是因为有些人的内耳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当乘坐车船时,由于直线变速运动、颠簸、摆动或旋转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出现前庭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晕车、晕船等。它主要表现是在途中突然发生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精神抑郁、脉搏过缓或过速,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虚脱。

这种眩晕,属于周围性眩晕之一,多见于体质虚弱者,尤以女性为多。睡眠不足,饮食不当(过多或过少、饮酒等),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以及噪音、汽油味、腥味等不良刺激,均可诱发或加重症状。有些人则是因为从未乘过车船,对车船没有适应所致。

怎样防治晕车晕船呢?首先要加强身体的锻炼,使体质健壮;睡眠要充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要过饥或过饱,不要喝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当晕车晕船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患者最好能平卧休息。如无条件平卧,可将头靠在椅背上,闭目休息,最好能换坐在近窗的位置上,空气清新有利于缓解、减轻症状。

口服以下药物对本症有一定作用:

1.乘晕宁:每次25毫克,如无效,30分钟后可以再服1次。

2.苯海拉明:每次25毫克,每日3次。

3.安其敏:每次25毫克,每日1-2次。(以上三药可任选一种服用)

4、东莨菪碱:每次0.2-0.5毫克,必要时每日服3次。

5.灭吐灵:每次10毫克,每日3次。

6.维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

7.人丹丸:每次取少许,置口内含服。

8.生姜1小片,口中含服,频频嚼下唾液。姜味淡后可再换1片含。

9.口含或嚼食芒果、话梅、姜片糖、酸味糖果等食品。

下列外治法对防治晕车晕船亦有较好的作用:

1.头部涂药:可用清凉油或风油精等药涂擦在头额部位。

2.脐部敷药:取生姜1片,巾在肚脐上,外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如无生姜,在肚脐上直接贴上1块伤湿止痛膏,亦有防治作用。

3.鼻部用药:把薄荷精或食醋滴在口罩上或手帕上,然后置于鼻孔下闻;也可将鲜生姜1-2怎放在口罩里,再把口罩戴上。

4.姜贴内关穴:生姜1片,按男左女右的原则,贴在手上内关穴处,外用胶布或手帕包扎固定。

5.针刺或以手指按压内关、合谷穴。

如果你家宝宝晕车。..

有些宝宝特别容易晕车,这是因为其内耳的系统对于运动特别敏感。大多数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晕车会逐渐消除,但在一家人驾车出游时,也不妨用下面介绍的一些消除晕车的方法,预防宝宝晕车。

1.如果发现宝宝晕车,可以请医生开些合适的药物。防晕药一般在上车前半小时吃。

2.乘车前不要给宝宝吃脂肪高或油炸的食物。

3.乘车时如果宝宝要吃东西,给他饼干或糖果吃。

4.让宝宝有事可做,比如听故事。

5.保持车箱内的愉快气氛。情绪不好,心理会紧张,其结果是更易晕车。

6.备一包咸菜,晕车时吃一点可减轻不适。

7.如果宝宝面色苍白,或是异常安静,要将车停下来,下车透透气。准备好一个塑料袋,呕吐时让其将污物吐在里面。

8.准备好手纸及水,让宝宝漱口,消除不良气味,擦净嘴角。

9.让晕车的宝宝坐在靠前的位置,车子前面颠簸较轻。

10.把宝宝的注意力引到车前的景物上,不要让他望着路边。

11.不要让宝宝在车中看书或画图。

12.车子里不要有有食物味道或香烟、汽油味。

13.车窗开个缝,透进新鲜空气。

14.反胃时,让宝宝斜靠在椅子上,不要转头。

15.放些轻柔的音乐,尽可能使宝宝睡觉。

出游防范

过去人们认为宝宝爱晕倒是因为营养跟不上,体质太弱,但是现在不同了,生活越来越好,但仍有宝宝会晕倒,原因常常也是各不相同。如何预防宝宝犯晕?《母子健康》的专家给出了以下三大纪律八项意见:

三大纪律之1:

加强锻炼

大脑是调控身体机能运动的中心,左右脑的发育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健康发展,如果左右脑发育不平衡,极易使宝宝在晨起或者运动量过度的时候晕倒。经常引导宝宝做一些需要自己动手的游戏,比如玩魔方、拼图、搭积木或者踢球等,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宝宝自己穿衣服,系纽扣,这些良性刺激,能够提高宝宝大脑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支配能力。

三大纪律之2:

轻起轻坐

宝宝的植物神经发育还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当宝宝遇到体位变换时,血管中的舒缩反应来不及回应,使大脑中出现暂时性供血不足,进而容易使宝宝脸色苍白、头晕、恶心。日常生活中,宝宝在坐、卧、躺后猛然起来时最易发病。建议,早晨让宝宝在床上稍微活动一下再起床。平时可以给宝宝用冷水擦洗身体,提高血管收缩能力。

三大纪律之3:

放松精神

喜欢无忧无虑地生活是宝宝的天性,但是,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总是斥责、责难宝宝,就会增加宝宝的心理压力,长期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宝宝,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会过度紧张,从而影响健康,有的孩子一紧张就会晕。作为宝宝的父母,有责任为宝宝制造一个愉悦的氛围,让宝宝在宽松的环境里,快快乐乐地生活,尽情发挥出自己的个性。

表现与处理

宝宝晕车的多种表现与处理很多父母想趁着假期带孩子出游,然而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在车马劳顿中,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晕车,所以做好防晕功课至关重要。

4岁以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4岁后不断趋于完善,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小孩的晕车症状比大人重,也更普遍。

专家认为,孩子本身的内在原因,如睡眠不足、胃肠不好、头痛感冒等,都易诱发晕动症。如果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前庭器官兴奋性提高,引起晕车。所以,带宝宝乘车外出,需要做一些预防晕车的准备。

宝宝晕车的N种表现

孩子晕车,大一点的会诉说不舒服,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座椅,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而婴幼儿不会说话,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异常的举动来表示。比如手舞足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父母不松手等,此时应想到是晕车了。这些症状一般在下车后会得到好转。

宝宝晕车的处理

乘车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他饿着肚子,给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另外,上车前在孩子肚脐处贴片生姜,可缓解晕车症状;带孩子乘车应尽量选择靠前颠簸较轻的位置,以减轻震动,并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如发现孩子有晕车症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他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用大拇指掐压内关穴也可以减轻晕车症状(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即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处,在两筋之间)。随身携带纸巾,以备宝宝呕吐后擦拭;呕吐后让他喝些饮料,除去口中呕吐物的味道。

晕车严重的孩子,乘车前最好口服晕车药,剂量一定要小并按医嘱服用,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服晕车药。

防治案例

给受训者耳穴压丸、心理疏导、沟通等,在取得儿童配合的情况下,利用电动转椅、四柱秋千等训练设备,令受训者被动接受刺激。每天10分钟至2小时,持续7天至28天。结果17例受训者前庭刺激的耐受时间均比习服训练前延长;习服训练结束1周内,11例受训者乘汽车2小时以上,不出现Ⅱ度以上的植物神经反应(受训者自己感觉不晕车了);6例受训者乘汽车2小时以上,出现的植物神经反应较接受习服训练前减轻。结论该习服训练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运动病。

运动病是人体对不习惯运动环境影响作出的反应,症状常是进行性发展,由嗜睡、淡漠和胃部不适、恶心、面色苍白和出冷汗,进而发展到干呕和呕吐,如果不采取措施终止其发展,最后可发展到身体完全衰竭。运动病易感者,常在乘飞机、乘车、乘船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与前庭植物神经反应有关[1]。虽有各种抗运动病药物可以防治,但对儿童用药物防治运动病仍存在副作用,尤其是学龄儿童,用药后会影响其学习。因此,我们利用电动转椅、四柱秋千等仪器设备[2],对17名儿童在接受心理疏导等取得其配合的情况下,每天被动接受刺激10分钟至2小时的习服训练,持续7天至28天,减轻了前庭植物神经反应,延长了前庭刺激耐受时间,旨在评定该习服训练预防和治疗运动病的价值。

临床资料

17名健康儿童(5~14岁),男8例,女9例,均为乘汽车10分钟左右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Ⅲ度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症状的运动病易感者。曾用过药物治疗,但无远期疗效,且影响学习。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并做眼震电图、电测听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训练方法 医生与受训者进行交流、沟通,对其心理疏导等,取得受训者的配合,贴上耳穴压丸,受训者掌握腹式呼吸和信息诱导放松术,使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令受训者闭眼坐在配有“摆头”头托的电动转椅上,头靠在头托右侧(右倾30度头位),转椅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别以+2度、+4度、+6度,+8度、+10度/秒2的角加速度启动和停止转椅。当转椅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达到预定角速度(30、45、60、75、90度/秒)时,恒速1分钟,指示受训者1秒内头由右倾30度至左倾30度,再由左倾30度摆至右倾30度,以这样的标准令受训者按节拍器左右摆头5分钟[3]。每次训练以受训者感觉身体发热或轻度不适为终点,循序渐进。每天训练10分钟至2小时,持续7天至28天。

该习服训练结束1周内,11名受训者,乘汽车2小时以上,不出现Ⅱ度及Ⅱ度以上的前庭植物神经反应(受训者自我感觉不晕车了);6名受训者乘汽车30分钟以内不出现Ⅱ度及Ⅱ度以上的前庭植物神经反应,但乘汽车2小时以上出现Ⅱ度前庭植物神经反应,但不出现Ⅲ度前庭植物神经反应,受训者自我感觉较习服训练前反应减轻了,不出现干呕、呕吐等症状。

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习服训练前后前庭刺激的耐受时间(P<0.01)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讨论

内耳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出现前庭植物神经反应,即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人体对前庭刺激所产生的植物神经反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前庭植物神经反应是由于前庭刺激引起的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使物资能量代谢发生异性变化所致。运动病易感者习服训练即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前庭刺激作用,使前庭植物神经反应逐渐减轻。我们对17名晕车儿童(运动易感者)进行了习服训练,以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证明了习服训练后能延长前庭刺激耐受时间,减轻前庭刺激的植物神经反应,近期效果满意。针对其作用机理,我们认为可能是中枢神经动力过程中的整和机制完善和抑制的形成的结果。前庭感受器在习服训练作用下向中枢发放的大量神经冲动受到中枢的整和和抑制作用而不使扩散到运动植物神经中枢去,导致了前庭刺激耐受时间延长,从而使机体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的适应性最终得到提高。我们认为运动病易感者习服训练可对前庭受刺激导致的运动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