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基础医学理论 > 微生物学 > 正文

狂犬病的性状及防治原则

2013-08-15 11:53 医学教育网
|

(1)生物学性状: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中能引起急性脑组织病变的嗜神经病毒。病毒外形似子弹头状,病毒的脂蛋白包膜含有糖蛋白G刺突和M2膜蛋白。G刺突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感染及毒力有关,且有血凝作用和抗原性。狂犬病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

(2)致病性:狂犬病为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可通过伤口进人体内,先在肌肉组织内复制增殖并感染肌神经,不经血行,而是沿神经轴索上行扩散至脊髓、大脑等致细胞损伤,在大脑海马回的椎体细胞质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氏(Negri)小体,此为诊断动物狂犬病的指征。人发病时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或饮水时喉头肌肉发生痉挛,故又称恐水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防治原则:加强对犬等宠物的登记管理。若人被犬等动物咬伤后,应立即清洗消毒伤口,使用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行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及肌肉注射,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于咬伤后第0、3、7、14、30日,各肌肉注射1ml,可能预防发病。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离2024医师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