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理论 > 针灸推拿 > 其他 > 正文

中医-发泡疗法

2011-02-25 18:04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技能准考证打印>> 技能考前准备须知>> 技能考前直播>>
技能实战模考>> 技能冲刺干货>> 技能成绩查分>>

  用药物敷于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使局部皮肤红、灼、起泡、叫做发泡疗法。具有祛邪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一)适应证

  痹证、黄疸、哮喘、 疟疾、水肿初起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操作方法

  1.将中草药(如灵仙叶、毛茛、大蒜等)适量洗净,切碎,捣烂。

  2.将药物敷于一定部位。一般痹证敷于关节肿胀处;坐骨神经痛敷于承山、环跳穴;疟疾敷陶道穴;黄疸敷一侧内关穴(病情发转再敷另一侧);哮喘敷天突或膻中穴。上覆盖纱布、塑料纸,用胶布固定。

  3.待局部自觉有蚁行感,皮肤红、灼、疼痛时,即将药取下。几小时后皮肤起泡胀满。经常规消毒,用消毒针刺入水泡下方,抽出泡内液体。上覆以无菌纱布并固定。若有液体渗出,可继续抽吸。

  (三)注意事项

  1.施术前要向病员说明该疗法的作用、操作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反应及变化情况。

  2.药饼不宜过湿,敷的范围不宜过大。敷药后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3.发泡后嘱患者注意休息,切勿碰破水泡,抽液时要做到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若已感染、按感染伤口处理。

  4.体弱者慎用本法,皮肤有病变的部位禁止发泡。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汤以恒 临床执业医师 《消化系统》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医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