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中医术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2014-11-24 19:35 医学教育网
|

中医术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中医术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和“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旺盛的时候,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人们夏季养生要注意节气的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小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入伏后,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征象,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均衡营养,解热防暑。

小暑、大暑季节不宜吃得太油腻辛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菌类(香菇、口蘑)、鱼类和海带等对身体很有益处,亦可喝些消暑粥:荷叶粥取荷叶1张,粳米100克,煮粥加少许白糖,有防暑利尿和降压的功效;莲藕粥莲藕200克,洗净切片,与粳米100克同熬成粥,加白糖少许,有益气养阴、健脾开胃之功;扁豆粥扁豆、大米各100克,红枣20克,共煮粥,加少许白糖,有健脾和胃、化湿止泻的功效。

小暑黄鳝赛人参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鳝鱼最为鲜美,可用于滋补。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调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吃黄鳝,可预防夏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还可保护心血管。

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这就是中医所称的“冬病夏治”的方法。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黄鳝、泥鳅作为冬病夏治的保健饮食,均是不错的选择。

还可自制解暑茶饮1.荷花茶:取鲜荷花6朵,加水煎3分钟代茶饮,可清暑利湿;绿豆酸梅茶取绿豆100克,酸梅50克,加水煎20分钟,加少许白糖代茶饮,可清热、解暑。

2.西瓜番茄汁:西瓜半个,去皮、籽,番茄3个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此汁有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离2024医师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免费领取

网校内部资料包

立即领取
考试辅导

直播课
【直播】医师报名指导及复习备考公开课
2021网上报名/现场审核指导

直播时间:全年更新

直播主题:2021年报名/复习备考

直播老师:汤以恒、张钰琪、鸿儒、端木灵、俞庆东、章一芹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