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2019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讲-病机

2019-04-18 09:36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医考爱打卡刷题 全国技能缴费汇总
技能冲刺直播预约

2019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开始,如果可以把握住考试命脉,抓准考点复习,考试分数将会直线上升,对取证十分有利。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讲-病机”内容,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

相关阅读4月作战计划!请查收中西医执业医师各章节高频考点汇总!

 阅读导航:
 细目一:邪正盛衰  细目二:阴阳失调  细目三: 气、血失常
 细目四: 津液代谢失常  细目五:内生“五邪”  细目六:疾病传变2019年

2019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讲-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实的病机

概念:所谓实,指邪气亢盛,是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诸如外感邪盛,或肌肤经络闭塞,脏腑机能亢进或障碍,或气血壅滞而瘀结不通等,则皆属实性病理变化。

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形成:常见于外感六淫或疠气为病的初期中期,或因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发病。

表现:可见体质壮实,精神亢奋,或壮热狂躁,或烦躁不宁,或疼痛拒按,或声高气粗,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或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

2.虚的病机

概念:所谓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诸如卫气不固,脏腑机能低下,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或气化无力,以及气机下降不及等,均属虚性病理变化。

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后期虚亏,或多种慢性病证日久损耗,如大病、久病,耗伤人体精气;或因大汗、吐利、大出血等,均会导致正气虚弱。

表现:可见身体瘦弱,或神疲体倦,面色无华,声低气微,气短,或自汗,或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

3.虚中夹实

概念: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气化无力,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等凝结阻滞所致。

表现:如脾虚湿滞病证,临床可见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不实之症,又兼见口黏、脘痞、舌苔厚腻等表现。

4.实中夹虚

概念: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疗理状态。

形成:多由病证失治,或治疗不当,耗伤正气所致。如外感热病中期,由于邪热炽盛,耗气伤津,从而形成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

表现:既有高热气粗,心烦不安,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实热见症;又兼见口舌干燥,口渴引饮,气短心悸,舌燥少津等气阴不足见症。

5.真虚假实

即 “至虚有盛候”。

概念: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形成:多由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无力所致。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亦属此类。

6.真实假虚

即 “大实有羸状”。

概念: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形成:多由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亦属此类。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概念:指正气奋起积极抗御邪气,正气渐趋强盛或战胜邪气,邪势日衰或被驱除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由患者机体正气比较充盛,抗邪能力较强,或能及时、正确的治疗,或两者兼而有之,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所致。

转归:此为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的最常见转归。在此过程中,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消失或终止,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亏耗逐渐得以恢复,机体阴阳两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疾病即告痊愈。

2.邪胜正衰

概念:指邪气亢盛,正气虚衰,机体抗邪无力,病势迅速恶化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由正气虚衰,无力抗邪;或因邪气炽盛,毒力较强,或因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机体抗邪能力日趋低下,无以制止邪气致病损害所致。

转归:此为疾病向恶化加剧方向发展的转归。若邪气进一步发展,机体病理损害日趋严重,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衰惫,正气耗竭,邪气独盛,阴阳离决,则机体生命活动亦告终止而死亡。

3.正虚邪恋

概念: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 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见于疾病后期,亦常为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正气已虚,病邪留恋所致。

转归:一是在积极治疗和调理下,正气增强而恢复,疾病趋向好转或痊愈。二是治疗调理不当,或正气难复,邪气留恋,病情转为迁延或慢性病,或遗留某些后遗症。

4.邪正相持

概念: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 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发于外感疾病中期,或慢性病之迁延期,多由于邪正相持不下,病势胶着所致。

转归:病势迁延,经久不愈,或发展成慢性病证。一般来说,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持、病理表现明显之所,其临床表现亦随邪留部位而有所不同。

5.邪去正虚

概念:指邪气被祛除,病邪对机体损害作用消失,但正气亦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由邪盛伤正,正气严重被损;或过用大汗、大吐、大下之法,病邪虽祛而正气亦伤;或素体虚弱,病后正气更衰所致。

转归:多为重病后的恢复期,须加强调养,方能康复。

细目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盛

指病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双方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在性质上必从其类,即阳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阳气偏胜;阴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阴气偏胜。其病机特点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rdquo1473病机发展趋势是“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可见实寒、实热之证。

1.阳偏胜

概念:即阳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病证。

形成:多由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阴邪,但从阳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表现:阳气的病理性亢盛,以热、动、燥为特点,故阳盛易出现化热、化火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实性、热性病证,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阳盛则耗阴,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气和阴津,故在出现热象之同时,还可见口渴溲少、大便干燥等阴津不足症状,久之亦可转化为实热伤阴病证或虚热证。

2.阴偏胜

概念:即阴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或减退,热量耗伤过多,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

形成: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遏抑阳气温煦气化;或素体阳虚,温化作用不足,寒湿内聚等所致。

表现:阴气的病理性亢盛,以寒、静、湿为特点,故阴盛病机常出现阴寒内盛,血脉凝涩,以及痰湿、水饮贮留等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实性、寒性病证。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腹冷痛,泄泻,水肿,痰液清冷,舌淡而润,脉迟等症。阴盛则损阳,实寒病证久则必损阳气,故在出现寒象的同时,常可伴见阳气不足,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热不足等阳虚见症,如面色白、溲清、便溏等症,形成实寒兼阳虚证。若阳气损伤过甚,病可由实转虚,发展成为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指人体阴或阳亏虚不足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实际上包括了精气血津液的不足和功能的减退。同时亦包括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其病机表现特点是“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rdquo1473“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可见虚寒、虚热病证。

1.阳偏衰

概念: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表现: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最为重要。阳虚则寒,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踡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同时,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津液代谢障碍或减退,可形成水液贮留等水肿病证。

2.阴偏衰

概念: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以及由于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形成: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所致。

表现: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失润及虚性亢奋见症。 一般以肺、肝、肾阴气阴液不足为主,尤以肾阴虚亏为重要, 故临床以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为多见。由于阴虚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可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等病变。阴虚内热,可见消瘦,盗汗,低烧,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阴虚火旺,可见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升火,咳血,或消瘦等症;阴虚阳亢,可见眩晕耳鸣,或遗精,或性欲亢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

(三)阴阳互损

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或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

概念:指由于阴气阴液亏耗,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肝阳上亢病证,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若病情发展,进一步耗伤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面色白,脉沉细无力等阳虚之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病证。

2.阳损及阴

概念: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肾阳虚亏,水泛为肿病证,病机主要是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津液代谢障碍,水液贮留,溢于肌肤所致。若病变发展,肾阳进一步虚损,耗伤肾中精气,则阴无阳以生,致使肾阴亦日益亏耗,继而出现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疭等肾阴亏虚见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病证。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 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 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2.阳盛格阴

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 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 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五)阴阳亡失

1.亡阳

概念:指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邪气过盛,正不敌邪,阳气损伤太多;或素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耗气过多;或过用汗、吐、下等法,或因病汗出过多,或吐泻太过,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脱;或大量出血,气随血脱;或慢性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虚阳外越等所致。

表现:阳气暴脱亡失,则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衰竭尤为突出,故 可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面色苍白,踡卧神疲,脉微欲绝等症。

2.亡阴

概念:指机体阴气阴液发生突然性大量耗伤或丢失,而致全身属阴的功能出现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邪热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耗伤阴气所致。亦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伤阴液而致亡阴。

表现:亡阴之时,以宁静、滋润与内守等功能衰竭最为明显, 可见气喘,烦躁不安,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面色红或紫,脉数疾等危重病证。

细目三: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包括气虚、气机失调(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1.气虚

概念:指元气耗损,周身之气不足及功能减弱,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气生成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复等所致。

表现:全身性气虚,可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偏于元气虚,则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则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2.气滞

概念:即气机郁滞,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遏气机;或外邪内犯,抑遏气机;或因脏腑功能障碍而气机郁滞;或因气虚运行无力而郁滞等所致。

表现:气滞于某一局部,可见胀满、疼痛之症,甚则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气滞亦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如肺气壅滞,可见胸闷,喘咳;肝郁气滞,可见胁肋胀满,少腹胀痛;脾胃气滞,可见纳呆,脘腹胀痛;胃肠气滞,则可见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而舒。故 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等脏为多见。

3.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降失常,或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等引发脏腑之气上逆所致。亦有因气虚而上逆者。

表现: 气逆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 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气喘;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而胀,面红目赤而易怒;若肝气暴张,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则可发作咯血、吐血,甚则壅遏清窍而发作昏厥。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虚而不纳气,均可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亦可导致胃气上逆。

4.气陷

概念:指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气的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虚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以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所致。

表现:主要表现为“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上气不足,指脾气虚损,升清无力,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头目,头目失养,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疲倦乏力等症。中气下陷,则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降多升少,脏腑组织维系无力,位置下移,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证。脾气虚陷,运化失职,清浊升降失调,则可并见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5.气闭

概念:指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等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道,使气不得外出,以致清窍被蒙所致。

表现:临床所见有闭厥、气厥、痛厥、痰厥等分别。其发病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并伴有其他相应症状。

6.气脱

概念: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正不敌邪,或久病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脱失;或大出血、大汗出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等所致。

表现: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概念: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失血过多,新生之血不及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缺乏,化源不足,或化生血液功能减退;或肾脏精气虚亏,髓虚,精血不能互化;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以致营血暗耗等所致。

表现:多出现全身或局部营养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等证候,可见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眩晕眼黑,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

2.血瘀

概念:指血液循行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滞而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行迟慢;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于血分,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灼血津;或因外力扭挫,伤及脉络;或产后恶露不下、不净等,均可致瘀。

表现:血瘀则气滞,血瘀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气血不通,则发作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得寒温而不解;血瘀病变发展,积久凝结而成瘀血,可形成肿块,同时并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症。

3.血热

概念: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血液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邪热入于血分;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热,内火炽盛,郁于血分; 或阴虚火旺等所致。

表现:血热病变,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症状为特征。可见身热,夜间为甚,舌质红绛,口干舌燥,甚则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量多,脉数等症。此外,血热则心神被扰,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

4.出血

概念: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所致。

表现:可见吐血、衄血、尿血、皮肤斑疹、月经提前量多等症。此离经之血不得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体内,则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则又可引发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则气随血脱,可引发全身功能衰竭。

(三)气血失调

1.气滞血瘀

概念: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运行滞涩或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伤,气机阻滞,影响及血;或因闪挫外伤,伤及气血,因而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所致。

表现:一般来说,气滞而血瘀与肝关系密切,血瘀而气滞则与心密切相关。气滞血瘀并见,可见胀满疼痛,瘀斑,以及积聚癥瘕等病证。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久则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症。

2.气虚血瘀

概念: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形成: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病证,以及气虚血滞的肢体不用等病变。且在老年病中,气虚血瘀,更应注意。

表现:多见惊悸怔忡,喘促水肿,或肢体瘫痪、痿废等证。

3.气不摄血

概念:指因气虚不足,统摄血液功能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脾气虚损,统摄失司所致。此外,诸如肺气、肝气、胃气、肾气虚亏,亦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表现:可见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并可伴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脉虚舌淡等气虚之象。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急剧脱散,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外伤失血,或呕血、便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急剧大出血等所致。

表现:可见出血量多,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则晕厥,或见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欲绝等症。

5.气血两虚

概念: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机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所致。

表现: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因气虚,血液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气血两虚病证,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形体瘦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肢体感觉障碍,或肢体痿废不用等症。

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概念:指机体津液亏少,致使脏腑、形体、官窍、皮毛失其滋养、濡润和充盈,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外感温热或燥热之邪煎灼津液,或邪热内生,如阳亢生热,或五志化火耗伤津液;或大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及大面积烧伤等耗伤津液;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而伤津;或体虚津液生成不足,或久病耗伤等,致使津液亏耗而发病。

表现:伤津为主,可见口渴引饮,口、鼻、皮肤干燥,目陷螺瘪,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甚则转筋等症。伤液为主,则可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欲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其则动风而见肉陶,手足震颤、蠕动等症。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概念: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和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某一局部,导致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的病理状态。津液的排泄障碍,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为汗、尿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于体内,或外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形成:津液的输泄障碍,主要与脾、肺、肾、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并受到肝失疏泄病变的影响。多由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或肺失宣降;或肝失疏泄,气滞而水停;或肾的蒸化功能减退;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之气化障碍,水液贮留于体内所致。

表现: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其病理表现有三:一是湿浊困阻,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胀便溏,苔腻等症。二是痰饮凝聚,滞留于机体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发作恶心呕吐;痰浊上犯,清窍不利,则眩晕昏冒; 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若饮邪为病,则可见饮停胸胁,发为“悬饮&rdquo1473饮留于肺,发为“支饮”等病证。 三是水液贮留,多由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因而水液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则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证。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概念: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贮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痰饮水湿病变发展,影响气机通利所致。

表现: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阻遏心气,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以致清气不浊气不降,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导致经脉气血阻则可见肢体沉重胀痛等症。

2.气随津脱

概念: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以致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故说: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表现:气脱则全身机能突然衰竭,可见面色苍白,神昏晕厥,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甚则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

3.津枯血燥

概念: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而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而致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等所致。

表现:可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等症。

4.津亏血瘀

概念: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滞涩不畅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烧伤,或大汗出,或吐泻等因素,大量耗伤津液,致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阻滞不畅,从而导致血瘀等所致。

表现:多在津液不足基础上,又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症。

5.血瘀水停

概念:指因血脉瘀滞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血瘀而津液环流不利,或血瘀而致气滞,气滞则津停为水等所致。

表现:多在血瘀基础上,兼见下肢、面目浮肿等症。

细目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概念:又称“内风”,即肝风内动。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阳盛,或因阴虚,或血虚,或热极伤及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病理状态。故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形成及表现:主要有如下五类:

一是肝阳化风 。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肝风内动。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斜,重则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二是热极生风 。又称热甚动风,多由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三是阴虚风动 。多因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则变生内风,即虚风内动。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症。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四是血虚生风 。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五是血燥生风 。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二)寒从中生

概念: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积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累及脾肾,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所致。

表现:一是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自生,可见虚寒及血脉“收引”之症,如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虚气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退,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等积聚或停滞。可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为水肿等病证。

(三)湿浊内生

概念:又称“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过食肥甘,嗜酒或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素体肥胖,或喜静少动,或情志抑郁,以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因而水液不化,聚而成湿所致。湿浊内生亦与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有关。

表现:常随湿浊阻滞部位不同而异。如湿浊留滞经脉之间,则可见头昏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纳呆,口腻或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

(四)津伤化燥

概念: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津少;或温热病变热盛伤阴耗津等所致。

表现: 内燥病变以肺、胃、大肠为多见, 可见津液枯涸及阴虚内热病证,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如以肺燥为主,则应兼见于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则胃阴虚亏,可伴见舌光红无苔;如若肠燥,则应兼见便秘等症。

(五)火热内生

概念:,又称“内火”、“内热”。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结,郁久化热化火,或病邪郁结,从阳化热化火,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形成: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阳气过盛化火, 即病理性的阳气亢盛,称为“壮火”。又称“气有余便是火”。二是邪郁化火, 如外感风、寒、燥、湿等病邪人里,郁结从阳化热化火,或痰饮、瘀血、结石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三是五志过极化火 。四是阴虚火旺 ,多由津液亏耗,阴气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

表现:凡阳盛、邪郁化热化火及五志过极化火,多为实热实火,可见高热,午后潮热,面红目赤,尿赤,便干,唇舌生疮等症。若属虚火,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等症。而阴虚火旺,则其火热征象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可见虚火上炎的牙痛、咽痛、齿衄、颧红升火等症。

细目六: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

指某一部位的病变,可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从而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

(1)表里出入:包括表病入里、里病出表。

(2)外感病传变:包括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

(3)内伤病传变:包括脏与脏传变、脏与腑传变、腑与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

2.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包括由寒化热、由热转寒。

(2)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

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一般来说,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

2.病邪因素

一是疾病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淫,则阳邪传变较快、阴邪传变较慢、疠气传变急速。另外,邪盛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较慢。二是不同病邪,其伤人途径不同,病位传变途径亦有较大差异。三是病邪从化主要由体质因素决定,但病性变化与病邪属性亦有一定联系。如燥为阳邪,易从热化;湿为阴邪,易从寒化等。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一是地域因素长期作用,形成不同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差异,从而影响疾病的传变。二是时令气候对疾病传变的影响。

4.生活因素

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主要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传变进程。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距离2024医师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直播公告
    张钰琪 中西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免费试听
    2024年医师入学摸底测试解析

    张钰琪  01月29日 19:00-21:00

    详情
    医师技能考前30天冲刺规划

    张钰琪  04月24日 19:30-20:30

    详情
    免费资料
    中西医执业医师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考情分析
    模拟试卷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