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暴喘病证简析-中医执业医师辅导资料

2015-10-27 13:53 医学教育网
|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资料之暴喘病证简析:

暴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古代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

喘病是一种常见病证,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中医对喘病有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前题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内经》对喘病有较多论述。如《灵枢·五阅五使》说:“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曰:“肺高则上气肩息咳。”提示喘病以肺为主病之脏,并以呼吸急促、鼻煽、·抬肩为特征。《灵枢·五邪》指出:“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素问·举痛论》又说:“劳则喘息汗出。”指出喘病病因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病机亦有虚实之别。此外,《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素问·经脉别论》云:“有所坠恐,喘出于肝。”提示喘虽以肺为主,亦涉及它脏。汉·《伤寒论》、《金匮要略》已经认识到许多疾病,如伤寒、肺痿、肺痈、水气、黄疸、虚劳都可导致喘病,并开始了具体的方药治疗。金元以后,诸多医家充实了内伤诸因致喘的证治。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丹溪心法·喘》说:“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认识到六淫、七情、饮食所伤,体质虚弱皆为喘病的病因。明代张景岳把喘病归纳为虚实两证。《景岳全书,喘促》说:“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了喘病的辨证纲领。清·《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类证治裁·喘症》则明确指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这些观点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暴喘病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既是独立性疾病,也是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的症状,若伴发于其它疾病时,应结合其它疾病的证治规律而治疗,本节主要讨论以喘促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暴喘病主要见于西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性喘息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喘病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医师资格公众号

距离2024中医技能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张钰琪 中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免费试听
    2024中医技能第二站操作演练

    张钰琪老师  06月05日 16:00-18:00

    预约
    2024中医《技能冲刺-第一站》病例分析1

    唐飞老师  05月13日 19:00-21:00

    预约
    免费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精选习题
    复习计划
    备考技巧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